关注:

 

心中装满群众情

  发布时间:2015-11-10 11:17:44


    “将忠诚铸进庄严的国徽,用公正架起金色的天平”,“惩恶扬善、匡扶正义是我们的使命,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是我们的赤诚”……

    24年前,怀着憧憬向往之心,我走进了神圣、庄严的法院大门。 回想当时的心情,有兴奋、有紧张,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期待自己能身着庄严的法袍、手持正义的法槌,坐在神圣的法台上,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作出公平、正义的裁判。

    24个春秋过去了,身边一个个法官的身影,一幕幕工作的场景,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有这么一位老法官,他在基层法庭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我参加工作之初,这位老庭长带着我走遍了辖区的街道,他常对我说的话就是,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咱可马虎不得,办案件一定要眼勤、耳勤、腿勤、嘴勤、手勤、心勤,这样才能办好案,老百姓才会服气。正是这种工作理念指导着我在法院工作了24年。他就是我的第一任老师刘振鹤。

    有这么一位曾经年轻的法官,在工作上十分敬业、认真,他总是竭力办好手中的每一件案件。1992年的一天,为了防止当事人转移财产,他顾不上和家人辞行,连夜带领书记员南下广州。白天他们摸账号、找财产,晚上他们想办法、找对策。拒绝了当事人为他准备的办案经费,他自费购买了一箱方便面解决伙食问题。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圆满完成了保全任务。后来,他背着方便面出差的事迹不断被人们提起。他就是我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曲东升。

    有这样一位领导,虽然位居副院长的领导岗位,但是在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工作在前、休息在后,寒风中他站立在工作岗位,烈日下他工作在一线。有些当事人专门挑他接访的日子来,反映问题,寻求帮助。而他总是能认真地接待每一位来访的人民群众,倾听着他们的诉求,记录着他们的意见,倾尽全力帮助解决。有一次,一位新乡的当事人来找他反映问题,当这人说到没有回家的钱时,他二话不说,拿出自己的钱就塞在当事人的手中。在前不久北京全国两会值班工作期间,他坚持每天早晨7点之前上岗,带着小马扎在人员密集的公交站接待群众,一干就是一天,由于连日劳累,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高烧不止。他的工作精神受到上级法院的肯定,小马扎精神在全市法院广为传颂。他就是我们的副院长郑新峰。

    诸如此类的事件在我的身边数不胜数。但是在我们的法院系统内部也存在着不和谐音,一些法官办案质量低,案件上诉率高、发还、改判率高;一些法官办案不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结合,机械办案,就案办案,造成当事人意见大,信访量大。

    法官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法官肩负着人民对公平、正义的呼唤。一纸裁判关乎当事人的命运,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我们要以新“四风”压倒旧“四风”,以务实之风压倒形式主义,以亲民之风对抗官僚主义,以奋进之风击碎享乐主义,以清廉之风吹散奢靡之风。做到心中装满群众情。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