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独自转山。一山挺拔,似在云上,山脚和山顶草木茂密,山坡满眼青石,颇觉有趣。
登的人大汗淋漓,快到顶了,闻犬吠之声,知有人家,在从一片青冈树林里穿过石径,一座石头村落一览无余。
行走在斜斜的石子铺成的小街,可见几多散落着石磨盘、石磙、石槽、石臼。小街两边各有十几家,石门楼、石院墙,院里有石房,石桌,石凳,石砌牛羊圈。各户的门敞开或半掩着,笔者从剥落的对联和年画判断着主人离开的年代,很快走到街尾。
失望之余,但见对面小山坡有一个独立的小石屋,一村翁正遛着一个哈巴狗,几分钟的功夫便和我们相遇。寒暄问答,方知小村已有三四百年历史,最多时住150多口人。几年来,住户或搬迁到山外的镇里的新村,或在外打工挣了钱买了房在县城省城甚至南方落户,如今村里只剩他一户一人,过几年做不动了,他就随儿子住县城。老人叹息道:“其实山上空气新鲜,有水源,山上能种植粮食,也能种蔬菜,可以丰衣足食,能养人啊!咋就都走了呢!”
老人和我投缘,便自告奋勇带我到各家串门。这是张老三家,这是刘老四家,这是王五婶家,这家有五口人,这家十几口呢,这家出三个大学生,这家出个工程师,这家出个县团级大干部而且是个好干部,这大门楼上的兽头有说头,这家的影壁墙是请南方蛮子做的,这家人手巧会做土暖气会做木匠活儿会编笊篱会编筐,这家讲究些这家邋遢些,这家的婆娘精明这家男人憨厚!
笔者眼中,有一台翻开的日历,是今年的2月15日主人是那一天离开的吧?这一家院里摆放了二十多个花盆,屋里有个大而破的书柜,是个老师吗?这一家的小屋里写着许多山盟海誓的语言,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家把家里的所有大事用毛笔写在客屋的墙壁上,主人是个有心吧?这一家放了许多泥娃娃,爷爷奶奶应该是急着抱孙子吧?
说话间,问答中,村子仿佛喧闹起来。在老人的带领下,我还参观了一个碗口粗的泉眼,和一个一亩大的水潭,以及向山下流的小溪。
潭边,老人憧憬说:“眼下,不断有来自郑州、洛阳的人来,这儿拍拍,那儿拍拍,照片好看着哩!他们都说咱们这个石头村能开发,要那样,我就不走了,把儿子媳妇都叫回来,给游客当导游!”
我的眼中,仿佛又见到成群的鸡呀羊呀牛呀,一些老户抓住商机又返回了,种起有机蔬菜、果木、药材,开起饭店,还有农家旅舍,村子又恢复,不,比过去更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