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为企业零距离服务甘当“保护神”

  发布时间:2015-11-05 14:56:29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偃师市法院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意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通过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延伸服务、送法上门、快审快结、保障发展等多项举措,以主动、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奏响了服务企业发展的时代强音。

    “送法上门” 为企业化险提供“法律支撑”

    企业强则民富,企业稳则民安。企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主动服务企业,与企业“面对面、心连心”是偃师市人民法院对全体干警的一贯要求。在长期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偃师市法院逐步形成了定点挂钩、专人联络、热线服务、定期走访等一整套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形成了涵盖全市各乡镇及重点企业的服务网络。

今年4月,在大阳摩托车公司,营销人员正聚精会神地聆听一场法律知识讲座。大阳摩托车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摩托车组装及销售的民营企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曾对一些法律问题感到困惑。根据公司需求,偃师市法院的法官主动为企业举办了一场《合同法》讲座。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案例使公司营销人员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违约责任有了真切的感受,授课现场不时引起营销人员热烈的讨论。该院司法联络员在走访或案件审理中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上出现漏洞,经常抓住机会主动上门,以案析法,解惑释疑,做好企业的法律咨询工作。尤其是涉及企业发展和经营中重大项目的签约合同,法官都要先期介入,替企业把好合同方面的法律关,尽可能避免市场与法律脱节。涉及企业合并、分立、经营的合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法官都会提前提供及时、有益的帮助。近期,该院已派出干警对所负责企业及在建项目进行走访,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难题。此外,该院法官还多次到市内重点企业,乡镇民营企业进行集中走访,送法律书籍,同时定期授课,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人员的法律素质,使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受访企业对法院主动送法深表感谢,并做如此评价:法院不仅送法进企业,还送点子、送建议,这充分体现了法院执法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急需解决而很困惑的法律难题,有法院支持,相信俺们的企业会提前化解风险发展得更好。自2013年以来,该院深入企业走访340余次,向企业送法律书籍500余册,授课25余次,开展法制讲座50场,受法人数达2800余人,化解苗头性生产经营纠纷65起,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快审快结”为企业盘活开辟“绿色通道”

    “‘打官司’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现象。面对每年400余件涉企诉讼纠纷,作为偃师市法院及其干警在倡导‘优先介入,优先调解,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同时,不能就案办案,要创新思维,既要解纷争,更要从大局出发,维护企业稳定,促进企业正常运营。”该院院长董抒在服务企业座谈会上如是说。

    对企业涉诉的案件,在立案环节做到快立案。一般法院立案对材料的审查期是7天,该院却将企业的案件立案时间缩短至1天,做到快立案,快审理。企业作为原告进入审理程序的,尽可能地压缩审理办案时限,缩短审理周期,尽快地把案件审结。对于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做到快执行,尽可能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今年6月下旬,当该院得知外地一国有大型企业拖欠洛染股份有限公司货款数额较大,已严重影响到该企业的正常经济运转时,该院城关法庭特事特办,立案后奔波数千公里,依法快速对被告内蒙一国有染料有限公司银行账户予以查封,被告得知情况后赖于履行,并多次另设银行账户开展业务,规避执行。该庭不辞劳苦先后五次远赴内蒙封查其账户达17个,并及时作出判决。经多次做工作,最终迫使该国有企业坐下来协商解决矛盾,达成了还款协议,并按期偿还了洛染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货款及诉讼费310万元。因双方企业在国内化工领域都属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有着业务联系,在该院的积极协调下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好,并表示今后继续业务往来,不会再有类似现象发生。原被告双方对该院所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目前为止,该院已为涉企执结案件达80余起,标的达2100余万元,有力地发挥了司法正能量、助推了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焦恒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