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杞县】他为何从跳楼威胁到跪地道歉

发布时间:2015-11-05 10:42:12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我们老祖宗流传千年、人尽皆知的道理。从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十多年来,我曾目睹了一幕幕当事人之间还债的情景。可是有一起还债的场面,让我终生难忘。之所以难忘,是因为这个场面中的当事人是向曾经办理过自己案件的法官还债,偿还困扰他心头多年的那笔良心债。

    去年深冬的一个早晨,我刚到单位大门口,被一个中年人伸开双臂拦了下来。仔细看看来人,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子:这不是以前的老信访户刘长江吗?他的问题不是早就妥善解决了吗?难道他又反悔提出新的要求?

    正在我迟疑之时,刘长江突然“扑通”一声,跪在白皑皑的雪地上,流着眼泪说:“李庭长,俺真的对不住你。为了俺的事,你操碎了心,你就是俺一家人的恩人。对你的做法,俺过去不理解,也根本体会不到你为俺所受的委屈。俺今天真心给你磕个头,表达一下俺的心意。”

    我急忙将刘长江拉了起来,却一头雾水,好长时间没有回味过来。通过他断断续续的讲述,我才弄明白了原委。

    刘长江是我所办理的众多执行案件中的一个当事人,他与案件中的另一当事人赵海洋是战友,两人经常称兄道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一次,赵海洋的战友许广湖因为做生意,向赵海洋求助。而这时赵海洋也没有足够的现金,讲义气的他就向刘长江求助。刘长江碍于情面,就向邻居李小河借来6万元交给赵海洋。赵海洋将该笔现金借给许广湖。谁知许广湖拿到钱后不久,就人间蒸发了。

    这时,李小河急着用钱买房,就找刘长江要钱,刘长江只好向赵海洋要钱。赵海洋以钱由许广湖使用为由,拒绝还款。

    在这一起连环案件中,刘长江将位于县城东关的一处宅院折抵给了李小河。看到好心办成坏事,到头来让妻子和两个孩子无家可归,在亲戚处借一间小屋赖以栖身,天天落不尽的埋怨,刘长江可谓是五内俱焚。无奈之下,他将赵海洋诉至法庭。案件审结后,法院依法判令赵海洋偿还刘长江欠款6万元。

    赵海洋以家中困难为由,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我是执行案件的承办人,发现赵海洋家中除了所居住的一处宅院外,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在穷尽拘留、罚款等一切措施后,案件陷入了困境。

    自己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刘长江一次次奔波于信访途中。一时间,他成为整个法院人人皆知的老信访户、难缠户。

    那年6月,对生活陷入绝望的刘长江独自来到省高院办公大楼对面的一处建筑工地,偷偷爬上塔吊,想以死来对法院进行威胁。消息传出后,看热闹的群众人山人海,三级法院的法官相继来到现场做工作。作为案件承办人的我,更是顶住重重压力,耐心细致地在塔吊下做刘长江的思想工作,劝其打消极端想法。还从自己口袋内拿出500元现金,交给刘长江来缓解家庭困境。一场危机四伏的“跳塔”风波,在耐心工作下最终得到化解。

    回到杞县后,我马不停蹄再次带人来到赵海洋家中。闻知消息后的赵海洋四处躲避,其媳妇也以喝农药、点汽油、跳楼等极端手段进行威胁,并扬言如果再来执行就同归于尽。

    面对再次陷入困境的案件,我没有丝毫灰心,而是绞尽脑汁思考问题,希望能另辟蹊径,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尊严。最后我们决定拿出新的调解方案,让赵海洋把家中的房屋折抵给刘长江,再由刘长江出资2万元,为赵海洋一家购买一处简易房屋,这样两家都能够生活下去。

    这一调解方案经过我和同事连续三天的思想工作后,最终为双方当事人所接受,这起纠缠多年的信访案件,彻底得到了解决。

    案件结束后,刘长江赴南方沿海城市打工。打工期间,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也学习了不少法律知识,渐渐认识到,自己对法官采取的偏激手段是错误的,也真正理解了法官解决自己的问题所承受的委屈和压力。可是,他又不好意思给法官打电话道歉,心中的愧疚感与日俱增,像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头。

    去年,刘长江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过年。痛苦思索多日后,他下定决心向法官“还债”。他请人精心制作了一面锦旗,还以磕头道歉这一中国人表达愧疚的最高形式,向法官“还债”。

    信守一个承诺,履行一份责任,这是一个普通当事人对法院、对法官工作的理解。这次经历一直激励着我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不急躁,不气馁,不放弃,不抛弃。不管什么案件,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是我们法官最大的心愿。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5-11-1 8版 李冰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