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上午,渑池县人民法院召开执行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党组成员、执行局长毛智伟介绍今年以来执行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并通报了参与专项执行活动中的成果等情况。大河报、大河网、法制网河南频道、三门峡日报、今日渑池、渑池电视台六家新闻媒体记者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律师界代表参加了会议。新闻发布会由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茹育俊主持。
今年1-9月份,全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171件,执结708件,人均结案88.5件,执结率60.4%。较2014年同期(收案652件,结451件)收案增加了79.6%,结案增加了56.9%。
2015年以来,该院的执行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题,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动力,全面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不断规范执行行为,积极深化执行改革,着力解决“执行难”,执行工作稳步推进。
总结执行规律,探索执行方法。受经济形势下滑和收案数特别是民商事案件受理数的大幅度增加影响,增加了案件执行的难度系数。该院经过学习讨论和探索,研究制定出“一性二化”的执行方略,即执行行为的强制性、执行管理的规范化、执行数据的信息化。在具体工作中开展“一打三反”活动,即打击拒执犯罪、反规避执行、反消极执行、反干预执行行为。利用科学手段查询、掌控被执行人的可执行财产,转变过去的被动的疲于应付为现在的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主动出击。有目的地采取措施,利用网上查控、网上冻结,第一时间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状态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控制被执行人财产,使大批“老赖”无机会转移财产。今年以来共支付执行款3856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906万元增加1950万元。
高效率,保民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该院对涉民生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对农民工工资案件、三留守案件、“三养”案件及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案件快立案、快执行、快兑现。如天池镇龙潭沟村委申请执行某煤矿饮水赔偿一案,执行人员仅用28天就将32万元标的款执行到位,第二天院领导就带领执行干警将执行款送到村民手中,村干部收到执行款时连连赞叹说,他们连执行干警是谁都不知道,还没有来得及去问案件进展情况,法院就把执行款送上家门了。还有西阳某石料厂的农民工申请执行务工工资案,执行人员冒严寒踏积雪,往返十余次寻找被执行人,执行款到位当天就送到他们手中,张某某等人捧着法院送来的84400元工资,对法院的执行工作表示了由衷的感激......
推进执行公开,开展“倡导诚信,见证执行”活动。该院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以及广场、步行街LED屏幕等予以公布,扩大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传播范围,形成“天罗地网”式的信用惩戒威慑,让失信被执行人无处逃避,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积极营造“失信可耻、守信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目前该院已在全国法院失信管理系统录入失信被执行人1902人,《河南法制报》公布被执行人信息86人,电子屏幕曝光304人。执行公开中,该院把“倡导诚信,见证执行”活动常态化,经常性地邀请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届代表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法院执行工作的人士见证法院执行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执行、见证执行,营造浓厚的执行氛围。
依托执行信息平台 实现执行措施多样化。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采用网络查询、冻结手段,与被执行人比速度、赶时间,争取先发制人。元至9月份,该院运用网络查询平台查询771案1045人16462条。运用银行反馈结果冻结、扣划存款593.54万元,结案82件。对查控、扣押的财产积极运用网络拍卖方式,截至9月份,网络司法拍卖上传24案49次,成交9件,成交总标的295万元,成交率37.5%。二是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搜查、司法拘留措施,督促履行义务。今年以来共司法拘留78人,促使被执行人履行142万元。三是加大对拒执罪的打击力度,对隐匿财产、转移财产、拒不报告财产、非法处置法院查封扣押财产、妨碍法院执行公务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截止目前,该院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罪案件18件18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3件13人,经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主动履行12件,检察机关起诉我院4件4人,作出刑事判决的3件3人。
为做好下步工作,确保执行年度工作再上新台阶,执行局长毛智伟说:一是继续完善科学的执行管理机制。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公开原则。三是推进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四是进一步提高执行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