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充分发挥法院的职能作用,切实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郏县人民法院采取六项措施做好司法便民、利民工作。
便民诉调,化解矛盾。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及时向当事人发放诉讼风险提示书、诉前调解须知等,释明诉前调解的特点和优势,打消当事人的顾虑。选任调解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调解员,同时加强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社会法庭等人民调解组织的沟通联系,形成联动合力,有效化解矛盾。
便民立案,贴近民心。认真做好立案登记、诉讼费用缴纳、财产保全、案件流程查询、信访接待等工作。在立案庭设置小额诉讼、老、幼、病、残立案窗口,并设立便民服务区,提供饮用水、老花镜、便民座椅等设施,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诉讼服务。
便民审判,能动司法。强化便民措施,通过预约庭、午间庭、夜间庭、假日庭等方便当事人诉讼。加强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乡村街道,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发挥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快速审理机制的优势,实现案件的快立、快审、快结,减轻当事人诉累。
便民通道,人文关怀。为涉“三留守”人员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设立农民工维权服务站,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确有困难的群众实行诉讼费缓交、减交、免交的司法救助,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便民司法,公开透明。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走进法院旁听庭审,零距离接触法官、了解法院,感受法律的公开与公正。不断加强政务网站、官方微博、法院微信建设,增强与新闻媒体的互动,多渠道公开法院信息。并通过开展裁判文书评比、案件评查活动等提升干警公正司法能力。
便民普法,突出实效。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开展义务普法宣传。鼓励法官志愿者组成普法小组深入企业、乡村、社区、学校、军营,以法制讲座、释法答疑活动为形式有针对性地展开普法宣传,有效地推动全民诚信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