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份以来,舞钢市人民法院依托调解中心和社会法庭平台,创新工作模式,初步实现了诉讼与调解的无缝对接。
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将诉调对接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目标考核并量化分解到乡镇,由市综治办和法院一同考核验收。
整合诉调对接队伍。设立了诉调对接中心,在八个乡镇设立了社会法庭(同时挂牌诉调对接工作站),选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34名社会法官;与妇联、工会、团委、城建、劳动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建立了特邀调解员名册(库),协助法院做好调解工作,法院还向诉调对接工作站派驻民事法官,帮助社会法庭调解。
发挥特邀调解员熟悉风土民情、在当地具有较高威信的优势,特别是一些老同志利用其人脉资源,建立协助调解工作网络,争取公安、土地、农经等部门配合,零距离与群众接触,配合法院化解了婚姻赡养、邻里关系、土地承包、土地流转、高速公路及重点工程占地补偿等大量基层矛盾纠纷。
五年多来,各诉调工作对接站及特邀调解员共调处各类纠纷2452件,协助法院调解案件32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