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洛阳市老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由新闻发言人刘静主持,院长张海舟围绕执行警务化工作做详细发言、执行局长卫宏战通报两起典型案例。出席发布会的有河南法制报、洛阳广播电视台、大河报、洛阳晚报等媒体。
张海舟院长介绍,执行工作实施人员警务化,即执行案件采取具体措施由法警实施,对被执行人起到很好的威慑效应;同时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充分发挥了法警的职能作用,一警多能、一职多用,提高了执结率。执行强制化,即把强制执行作为办理执行案件的首选,立足强执,以强执促案件和解。装备现代化,即成立了执行指挥中心,建立了网络查询系统,把最好的车辆配备给执行局,每人配备执法记录仪。领导一体化,即为便于协调,执行、法警两项工作由一名党组成员管理,一体化领导部署工作。
卫宏战局长通报了该院执行的两起典型案例:李某申请执行卜某、张某、洛阳某汽车运输公司一案,卜某、张某夫妇二人将查封车辆隐匿、并不和法院执行人员见面,法院经过多次蹲点布控将张某抓获,依法对其司法拘留15天,并处罚款10000元。卜某以烧毁涉案查封车辆、进京上访为由进行威胁。张某拘留期满,放松警惕的卜某即日被该院执行干警控制。卜某在法院暴跳如雷砸坏办公桌子,拒不说出隐藏车辆的地点,该院遂作出对其司法拘留15天,并处罚款10000元的决定。在卜某被拘留期间,该院经研究准备将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其拒执罪。基于法律的威慑,二被执行人低头认错,写下悔过书,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将6万元执行款及1万元罚款交到法院,该案得以顺利执结。
王某申请执行孙某、李某夫妇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二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在法院调解书生效后转移、隐匿财产,导致诉讼中被人民法院保全的房产成为被执行人家庭唯一住房而难于执行。2015年2月13日该院依法对被执行人孙某司法拘留15天。拘留届满后,二被执行人仍无履行的意向,其行为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该院于2015年2月27日将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洛阳市公安局老城分局立案后当天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法刑事拘留孙某,刑拘期间孙某夫妇思想有所波动。2015年3月12日老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孙某批准逮捕。在此形势下,二被执行人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严重错误,写下深刻的悔过书,并很快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将39万元的执行款交到了老城区法院的账户,该案最终得以圆满执结。
新闻媒体就网络司法拍卖工作、如何化解执行难题、执行人员警务化的优势和效果等问题展开提问,张海舟院长、卫宏战局长一一进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