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金石为开良心债

  发布时间:2015-09-22 15:24:31


    人世间的债有千百种,如感情债、金钱债等等。无论欠下那种债,都要用心来偿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也是我们老祖宗流传千年人尽皆知的道理。从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十多年来,我曾亲眼目睹了一幕幕当事人之间还债的情景。可是有那么一起还债的场面,让我终身难忘。之所以难忘,是因为这个场面中的当事人是向曾经办理过自己案件的法官还债,偿还困扰他心头多年的那笔良心债。

    那是去年深冬的一个早晨,天刚下过大雪,处处银装素裹,冰雪皑皑。清冷的风吹在脸上,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寒意。我跺跺脚,裹紧身上的衣服,踩着厚厚的积雪“咯吱!咯吱!”向单位走去。

    刚到单位大门口,和碰到的同事互相打着招呼,突然我被大门附近一个中年人伸开双臂拦了下来。仔细看看来人,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子:这不是以前的老信访户刘长江吗?他的问题不是早就妥善解决了吗?难道案件结束后他又反悔提出新的要求?短短时间内,我的大脑在高速进行运转,一团团的疑问迫使我停下了脚步。

    看到这,刘长江“扑通”一声跪在白皑皑的雪地上,流着眼泪说:“李庭长,俺真的对不住你。为了俺的事,你操碎了心,你就是俺一家人的恩人。对你的做法俺过去不理解,也根本体会不到你为俺所受的委屈,俺今天是真心想给你磕个头,表达一下俺的心意。”听到这,我如同蒙了一层雾水,好长时间没有回味过来。急忙将刘长江拉了起来,通过他断断续续的讲述我才弄明白事情原委。

    刘长江原是我所从事的众多执行案件中的一个当事人,他与案件中的另一当事人赵海洋是战友,也是相识多年的好朋友。两人经常称兄道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可以说比亲兄弟都要亲。

    关系的转机出现在一次偶让的机会,刘长江和赵海洋的战友许广湖因为做生意,就向战友赵海洋求助。而这时的赵海洋手中也没有足够的现金,平时讲义气的他就向战友刘长江寻求帮助。碍于情面的刘长江就向邻居李小河借来现金60000现金,交给赵海洋,让战友应急。接着,赵海洋将该笔现金借给许广湖。谁知许广湖在拿到钱后不久,就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再也难以觅到其影踪。

    恰恰这时,邻居李小河急着用钱买房,就找刘长江要钱,刘长江只好向赵海洋要钱。而赵海洋却以钱是由战友许广湖使用为由拒绝还款。无奈之下,刘长江在这一起连环案件中,将位于县城东关的一处宅院折抵给了邻居李小河。看到好心办成坏事,到头来让妻子和俩个孩子无家可归,在亲戚处寻找一间小屋赖以栖身,天天落不尽的埋怨。作为一个堂堂五尺男儿,刘长江的心中可谓是五内俱焚,彻夜难眠。无奈之下,他只好将战友赵海洋诉至法庭。案件审结后,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赵海洋偿还刘长江欠款60000元。

    就在案件申请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赵海洋以家中困难为由,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作为案件承办人,我发现赵海洋家中除了所居住的一处宅院外,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在穷尽拘留、罚款等一切措施后,案件陷入了困境。

    看到自己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妻子儿女长期寄人篱下,耳朵中满是亲人无休止的埋怨,刘长江就一次次奔波于信访途中。一时间,他成为整个法院人人皆知的老信访户、难缠户。

    那年6月,对生活陷入绝望的刘长江独自来到省城法院办公大楼斜对面的一处建筑工地,趁工人不备,偷偷爬上塔吊,想以死来对法院进行威胁,从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消息传出后,看热闹的群众是人山人海,三级法院的法官在得知消息后也相继来到现场做工作。此时,作为案件承办人的我更是顶住重重压力,耐心细致的在塔吊下做刘长江的思想工作,劝其打消极端手段。面对众多的领导和群众,我的压力可想而知,当场承诺三天之内解决问题。同时还从自己的口袋内拿出500元现金,交给刘长江来缓解家庭困境。一场可能引起恶化的“跳塔”风波,在耐心工作下最终得到化解。

    回到杞县后,我马不停蹄再次带人来到被执行人赵海洋的家中。而闻知消息后的赵海洋四处躲避,其媳妇也以喝农药、点汽油、跳楼等极端手段到法院对法官进行威胁,并扬言如果再来执行就同归于尽,谁也别想活。面对再次陷入困境的案件,我没有丝毫灰心,而是绞尽脑汁思考问题,希望能另辟蹊径,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尊严。最后我们决定拿出新的调解方案,让赵海洋把家中的房屋折抵给刘长江。再由刘长江出资20000元为赵海洋一家购买一处简易房屋,这样两家都能够生活下去。

    这一调解方案经过我和同事连续三天的思想工作后,最终为双方当事人所接受,这起纠缠多日的信访案件彻底得到解决。

    案件结束后,家庭条件很艰苦的刘长江远赴南方沿海城市打工。就在打工期间,刘长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也学习了不少法律知识,渐渐认识到自己对法官在司法、执法过程中所采取的偏激手段是错误的,也真正理解了法官解决自己的问题所承受的委屈和压力。可是他又不好意思给法官打电话道歉,心中的愧疚感也就与日俱增,就像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头。八年多的时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刘长江一直生活在这种难言的愧疚中,一直为自己所欠法官的“良心债”所困扰。尽管后来经济条件宽裕了,也不再为生活而发愁,可是他的内心却始终开心不起来。

    这年春节,刘长江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老家过年,痛苦思索多日后,他下定决心要向法官进行“还债”,借以摆脱缠绕自己多年的心灵“枷锁”。于是他专门请人为我精心制作一面锦旗,同时还决定以中国人传统方式向法官磕头,当面向法官“还债”,表示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

    信守一个承诺,履行一份责任,这是一个普通当事人对法院、对法官工作的理解。透过这则故事,一直在激励着我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不急躁,不气馁,不放弃,不抛弃,不管什么案件,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为了这个社会更和谐,才是我们法官最大的心愿。

责任编辑:焦恒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