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故都,陈风悠悠,道天法地,传载着千年华夏的古老文明;三川奔流,两岸花新,一代法官,讲述着今朝天平的文明风采。
文明是人类思想的荟萃和心灵的寄托、是对万物之美的最好诠释......
法,是文明之干;“天平”,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被“纸草”记录起,就代表着人类对公平的追求、对文明的向往……
江山代有人才出,“天平”催开文明花。近年来,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拉动工作的总抓手,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改革创新、锤炼干警队伍、营造创建氛围、优化硬件环境、建设文明窗口……
走出了一条具有自我特色的创建之路,提升了法院整体形象和社会满意度,为百姓留下“文明天平”的好口碑......
一
群雁高飞头雁领。创建文明单位是一项浩大工程,领导重视,真抓实干,是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周口法院党组十分重视文明单位建设,2010年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后,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雄关漫道,而今迈步”。成立了以院长李志增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政治部主任张冬梅为办公室主任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齐抓共管,确立目标,明确责任、健全制度,就这样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真抓实干……仅2015以来,就三次召开专题会议。在全体干警大会上,李志增院长亲自作报告,擂响了周口法院创建文明单位的战鼓,鼓舞着干警向着新的文明高度冲锋!
二
高度决定远度,创新决定着出路。院领导深刻认识到:文明单位创建不是单单喊两句口号、擦一下门窗,而要入木三分,才能写好大文章。在创建活动中,院党组始终明确文明创建推动审判执行工作第一要务这一思路,切实追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紧紧抓住“创新”二字做文章,研究出台了《业绩月量化考评》、《选树办案标兵》、《电脑随机分案》、《双向问题清单》、《院长、庭长办案实施办法》等多项司法改革措施,并建立了科学的审判管理运行机制,实行业绩月量化通报制度。每月对每个庭室、每位干警业绩进行公开量化点评,让优秀者得到全体干警公认赞誉,让懒惰、懒政者无处遁形;实行双向问题清单制度。每月收集干警对党组的意见建议,每月向基层法院、各部门发出整改问题清单等等,极大激发了干警的工作热情。院庭领导示范办案。李志增院长担任审判长,公开审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今年以来,全市法院院庭领导办理案件266件;办案标兵典型带动。评选办案标兵34名,进行隆重表彰,促进了广大干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审判效率大幅提升。全院结案率比去年同期增长19个百分点,案均审理天数从64天下降到29.5天;审判质量大幅提升。上半年服判息诉率达到94%,高于全省平均值4个百分点,案件上诉率低于全省平均值27个百分点,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低于全省平均值近一半……。
三
君家门前河,众人看明月。法院和法官是一种社会角色,社会赋予其三种使命:处理案件解决纠纷、提供统一的法律准则、举手投足的正义风范,都代表着法院形象和法官素质。没有好的素质,就不能当好人民的法官。在创建活动中,周口法院注重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从严处着手,从实处发力,以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三查三保”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
党风廉政建设上的层层示范、监督、军令状、思想教育上理想信念培养、作风纪律上的“正风肃纪”回头看,形成干警建设上的三大支点。
院长上党课、作风大整顿、礼仪大建设、庭审大监督、纪律大检查,形成五大机制。
今年6月3日,李志增院长亲自给干警讲“三严三实”党课,倡导讲党性、重品行、敢担当、守底线……在干警中形成强烈反响。
抓好正反两个典型,树立了34位办案标兵,同时,围绕省委第六巡视组反馈情况,今年来,查处违法违纪干警24人次,形成强大震慑力。
四
一首歌有时会胜过千军万马。创建文明单位同样需要创新一种氛围,它所形成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往往会达到群情激昂、事半功倍的效果。
宣传栏上,那些精彩的诗行、精典的文明用语,莫不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潜移默化?
简报信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莫不是“比学赶帮、催人奋进”的东风春意?
那“四德”教育的倡议书、那规范的司法礼仪、那“做文明有礼的河南人”活动、那“孝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大评比、那勤奋敬业的大讲堂......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
“文明中原.周口系列行动”,我来积极参与;周口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我洒下汗滴;“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支部示范岗”、“党员先锋岗”……七彩鲜花、芳香四溢。
普法宣传进工厂、进农村;“文明中原大讲堂”进机关、进校园;“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引起一次次轰动、掌声从心头响起。
“天平颂,法官情”广场文化、天平杯诗歌征文、天平杯夏季运动会、天平颂歌献给党”,一次次文艺演出,是那样富有魅力。
剑胆琴心,对邪恶横眉冷对,对人民雪中送炭。那文明结对帮扶、扶贫济困活动,3万多元捐款、600多册捐书、120多件棉衣棉被,感动着多少童心少年。
更有那110多册创建资料、干警学习、执法、廉政、考核档案,连续八年编印的《奋进的周口法院》一书。5月份以来,创办《周口审判通讯》,每月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通报法院工作,点点滴滴像源源不竭的精神财富,值得珍藏,永存记忆。
五
家有房院人有舍,基础设施要打牢。院领导将有限的资金向审判一线倾斜,为干警营造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出台了《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业务经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并完善了诉讼服务中心、司法便民服务宣传栏和多功能会议室、干警学习室、电子阅览室、党员活动警示教育室、荣誉室、文化长廊等学习教育场所。并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率先建成了三级专网、闭路电视监控室、远程提讯、视频会议室等信息化建设项目,不断更新自动化办公设备,实现了办公办案流程管理自动化。又建设完善了法官俱乐部、干警食堂、锅炉房、干警理发室等生活体育设施,使干警日常生活和业余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法院是社会的一个文明窗口。
透过这个文明窗口,可以看到法院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的11件实事正在落实、导诉、接访、处理、督察四位一体的便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立案审查制更改为立案登记制;司法救助对104名老人、残疾人上门立案、就地开庭、为1825名生活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114.3万元,救助家庭困难刑事被害人46人91.1万元。
我们看到建成的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一体的便民互动平台,发布广播1.5万余条,拥有粉丝10.7万余人;
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去年以来,集中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审结案件1167件,为1496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230余万元,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我们看到:法院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活动,对10类案件集中执行金额426.7万元,有效保护了民生利益。
看到深入开展保护“三留守”人员合法权益专项活动,审执结案件208件736人,积极维护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合法权益。
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周口法院大力推行司法公开,积极建设三大公开平台,建成数字化法庭23个,累计网络直播庭审1986件、网上裁判文书32575份;在淘宝网拍卖各类诉讼资产58件,总成交价6900余万元,促进了阳光透明执行。
透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周口法院组织全市两级法院法官为中小学生开展“第一堂法律课”活动。
看到周口法院联合八家单位发起“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孩子手拉手”活动,推动全市1000个城市家庭与农村留守困难儿童手拉手帮扶。
看到法院积极推进司法民主,新选人民陪审员1875名,民主监督员8519人,参审案件8024件,司法民主渠道进一步拓宽。
六
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成果。周口法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法院系统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园林单位、全省青少年优秀维权岗,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优秀维权岗;河南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省法院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学习型机关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周口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3年底,省高院为周口市法院记集体三等功,2014年被周口市文明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单位……
文明花红耀天平,路漫漫兮其修远。昔日的金色匾牌只能代表过去,文明创建活动永远在路上。
今天,周口法院正为法治建设而奋斗,为新的文明目标而奋进。
眺望未来,三川百舸争游,周口法院将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