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十二年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5-08-20 08:56:26


    天天盼着搬入新的办公楼,当这一天真的来临,就要离开工作了十二年的地方,心里还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十二年,只是人生风雨中一组单纯罗列的阿拉伯数字,可以理解为一段时光的记忆,一种思索的情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夏秋冬,时空变幻,也许很苦或许很甜。但如果让你一下子回忆十二年里发生的种种故事,你大脑中记忆的碎片能释怀吗?

    十二年,在人的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或深或浅。就像“舌尖上的中国”描述口中的美食一样,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息。追寻法律脚步的法官们,不也是如此吗?

    十二年,繁华人生中的一个轮回。人们寻幽觅胜、散心遣怀,值得回味的东西很多很多。有幸福、有忧伤;有失败的痛苦,自然就有成功后的喜悦。能够想起的,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这种可以被回想起来的东西就叫“回忆”。

    十二年前,虞城县法院从东环路搬迁至当时全县最高的一座办公楼,尽管是银行“扔下”的一座楼,但每个法官心里仍洋溢着一种自豪。让法官们自豪的不是这里拥有全县唯一的一部电梯,而是因为国徽高悬下宽敞明亮的审判场所让人顿生的对法律的敬畏。“县法院你不知道吗?就在马牧大市场北边,原县建行最高的那幢楼。”十二年里,我敢保证这是法官们对当事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你能忘怀吗?

    十二年,法官们伴随着司法的脚步与院里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相濡以沫、同生共长。东南角那片天天都在长高的小竹林你会没有印象?青绿挺拔,绿叶扶疏;还有东北角每到开春都会给全院带来浓浓花香的那棵无名树,似繁花堆雪,千万朵粉白的小精灵簇簇拥拥,令人心旷神怡。难道你会忘怀?

    十二年,尽管门口的这条街很堵,很乱,经常给法官办公、办案与出行带来许多不便,但这里却最能体现虞城集市贸易的暄闹。这种只有在小城市里才能见到的民间传承,你能忘怀吗?“丸得嗯……”、“槽鱼……”、“现炒现卖的纯麻芝......”。这一声声带着虞城方言味的“小吃”叫卖声你能忘怀吗?

    十二年,你我迎来朝霞黎明,送走傍晚落日,匆匆脚步中人生的记忆里多了十二圈年轮。皱纹多了,头发白了,镜子中经常忐忑的你我,会忘怀吗?“我的颈椎啊,天天疼的不得了。”“你是颈椎,我是血压高,这头啊,晕起来一阵一阵的。”办公室里闲暇时,你按着头,他摸着腰,类似这样的镜头,你会忘怀吗?

    十二年,在田间、在乡村、在校园、在风中、在雨中、在庭审中、在假日中、在外出办案的旅途中、在当事人缠访的接待中……面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或惊或喜或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故事你会忘怀吗?“判我败诉我就要去告你……”、“你信不信,这官司我不打了,咱上访路上见,我就不信告不倒你……”、“这年我不过了,今年就去你家过年。”这样的事那一位法官没遇到过,这样的话那一位法官没听到过,你会忘怀吗?

    十二年,十二生肖中的一番轮回。你我他在工作交往中无意间发生的磕磕碰碰、咬嘴磨牙的往事你能忘怀吗?“你烧啥烧,只要我没有错,你总咋咋不了我。”这句最代表年轻人火热个性的话难道你没说过?法官又不是神,也许你我他都说过。你能忘怀吗?

    十二年,司法的刚性与柔性不断规范着法官的行为。案件越来越多,办案法官越来越少;工作越来越细,当事人越来越难找;卷宗越来越厚,纠纷中的人情越来越薄;判决书越来越难写,信息录入越来越繁琐.....“不管是啥原因,绝不允许信息录入出差错,谁出错谁负责。”这句话每次会议你没听到过?“这活我是没法干了,电脑里今天一下子又进来十几个案件,每个星期都要加班,我都快神经了。”这样的牢骚话难道你没说过。你能忘怀吗?

    十二年,从以前的考核排名到现在考核项目的逐步减少,你我都经历的太多太多。“宣传、调研、案例啥任务都分解给业务庭……”这话你没说过?其实什么是你的我的,一切都是院里的工作,取得了荣誉院长、庭长、你我他哪一个不是高兴的合不拢嘴。这样的情况年年发生,年年又都在拼命的干,你会忘怀吗?

    十二年,办案过程中的风雨劳顿,你我他之所以不觉得孤单,除了你我对法律的信仰、性格的坚忍和工作的勤劳,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就是“对自身职业无尚的尊崇”。歇一歇、站一站,工作还要接着干。这种只有法律人才能体会到的情感,你能忘怀吗?

    十二年,办公网络化、信息化早已梦想成真。从原来的口述笔记到现在的无纸化办公,从纸质卷宗到电子文档,从铅字印刷到激光照排......如此之变,你能忘怀吗?放在柜子角落处的墨水瓶早已落满灰尘,存放在抽屉里的钢笔已经多年不用。昔日一份法律文书上用钢笔修来改去的情景,你能忘怀吗?

    十二年,一个个无怨无悔奉献一生的老法官悄无声息、恋恋不舍的离开他们熟悉的楼层与院落,离开了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当他们合上每天不知要来来回回拉了多少遍的抽屉,放下装订得整整齐齐的卷宗,转身离去时,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望着他们的背影你敢说你没流泪。那种对法院的牵挂与依恋,他们会忘怀吗?如今,当你我他也要离开这座陪伴了我们十二年的办公楼时,心中的那份记忆与流连,你会忘怀吗?

    十二年,法官们的付出还许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尚,但他们为了法官的称谓和荣誉,为了办理好每一起案件,为了对得起司法良知,为了运用好司法智慧,无不每时每刻都在默默的奉献,甚至承受委屈。“这个家你还要不?整天就你忙。我就不信你们天天这么忙。”这样的话,你会忘怀吗?

    十二年,每一位法院人都能够感知到司法的春风越来越温暖。春风拂面,激情澎湃。虽然是法官,有时候照样活泼得就像一群小孩子。从陈旧到立新,从僵化的理念思维,到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从单纯的服务大局到逐步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沐浴着阵阵春风一步步走来,新常态下的司改你能忘怀吗?

    十二年,值得回忆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你我他能记全吗?不能。但荣誉室里那一面面锦旗,一座座奖杯,就是对法官业绩的最好见证。从法庭“五小”的全市推广到商事纠纷的庭外化解;从信访积案的有效清理到大执行格局的初露端倪;从传统化的法治宣传到运用新媒体、适应新常态的有机融合;从被动开展宣传到“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的谋划......这一件件令人心动的往事与憧憬,你会忘怀吗?

    十二年了,就要离开了,静下心来打扫一次卫生吧,擦一擦熟悉的门窗,摸一摸熟悉的开关。让我们穿上整齐的法官服,共同仰望默默矗立的大楼,在它伟岸的身下照一张全家福,与陪伴我们十二年的大楼道声别。

    十二年,只是一个人大脑中留下的一个符号,符号里有理解、有包容,还有许多许多;十二年,法官们的脚步匆匆忙忙,四季更替,花开花落;十二年,四千三百八十天,伴随着一声声敲响的法槌,化解了二万七千六百多起纷争......

责任编辑:曹红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