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虞城县是仓颉造字之地、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近年来,虞城县人民法院不断拓展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一体便民互动平台”,利用新媒体助推经济发展和服务广大网民,“互联网+”让“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更加阳光透明,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8月12日,由本报组织的“中国法治·法院活动日第6站暨商丘版上线”在虞城法院举行,由22名法官和2名人民陪审员组成的解答团队通过中国法治APP法律咨询平台,与全国的网友在空中织起了咨询服务的法律彩桥。
木兰故里飘起中国红
8月6日,距活动日还有6天。刚搬入新址的虞城法院一派繁忙,院内飘扬的五星红旗在国徽的映衬下格外庄重。
尽管酷暑难耐,但在该院立案诉讼服务中心,三名女法官和一名小帅哥一边摆放、张贴中国法治宣传海报,一边向当事人介绍。玉白色的法官服与画帖中的中国红交织在一起,姑娘们的脸上不时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什么日子啊,红红火火的,这么喜庆。”律师小高一边观看海报一边向法官问询。
正在忙碌的张倩回答:“高律师,人民法院报手机客户端‘中国法治’开展的法院活动日马上要走进虞城法院啦。你是网络通,可要仔细看一下宣传海报哟。”说话间高律师已经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了一下,不到两分钟高律师的手机已经上线。
顾不上和高律师闲聊,法官们又开始下一步工作。从立案诉讼服务中心到信访接待大厅,从院机关各部门再到6个人民法庭,法官们让吉祥如意的中国红飘荡在木兰大地,为网民送去免费咨询的红利。
“法院拥有丰富的法律资源,通过互联网有针对性地解答网民的咨询,意义非凡。”虞城法院院长侯文说。
自从看到活动日第一站的报道,侯文便对这种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称赞不已,专门安排研究室的同志一定要把“中国法治”请进木兰故里,让虞城法官能够有机会与全国的网友互动,展示虞城法官的新形象、高素质。
两位院长助阵法官士气高涨
8月12日,末伏的第一天,闷热中夹杂着一丝微风。
虞城法院十楼视频会议室内,一面大型背景图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央,立体大气,鲜艳喜庆。“中国法治·第六站·虞城法院·商丘版上线”十六个大字格外显眼。
8点55分,特地为活动打气助威的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孙同占和虞城县县长李瑞华在侯文的陪同下走进活动现场。9点整,孙同占宣布“中国法治·商丘版”上线,并用电脑亲自上传了第一篇稿件。
孙同占在接受采访时说:“商丘版开通后,法官们可以直接通过‘中国法治’开设的栏目上传稿件,这对宣传全市两级法院的工作,展示全市法院和广大法官的形象,提升两级法院的司法公信力,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法官中午不休息回答咨询
咨询活动开始后,首轮8名法官分两排端坐在电脑前,他们一会儿聚精会神,一会儿相互商议,随着“噼噼啪啪”键盘敲击声不停地响起,一条条具有专业水准的回复通过互联网飞向全国各地,飞进咨询网民的心里。
为高质量回复网民咨询,侯文亲自带领8名审委会委员上阵。许全海、高宏伟、杨勇等精英法官们一边回复网民提问,一边还对林菲、张倩、李腾飞、贾茗竣等年轻法官手把手指导。李娟娟说:“资深法官的参与,使自己有了面对全国网民的底气。”
何文学、王支援是特邀的人民陪审员,活动中不停地与付玉杰、蒋伟生、沈明远、朱薇薇等法官沟通交流。“我既是陪审员又是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没有理由不关注‘中国法治’。今天不到6点我就起床了,我妻子还有邻居老王均安装了中国法治客户端。”王支援说。
中院、基层两位院长亲自为活动助阵,法官们受到很大鼓舞,中午全部在岗不休息,边吃烧饼边与网民交流互动。在中国法治的标帖下,虞城法官用心、用情与相约的网民在空中织起了一座法律服务的彩桥。
图①:阵容强大的回复现场。虞城法院院长侯文(上排左三)亲自进行咨询回复。
图②:商丘中院院长孙同占为活动打气助威,亲自上传稿件。
图③:刷新回复纪录,法官们欢呼雀跃。
APP很实用,网民们很喜欢
早在活动宣传阶段,虞城法院的许多法官就已经关注了“中国法治”,并对实用功能赞不绝口。
该院政治部主任冯尚文说:“‘中国法治’资源雄厚,信息量大,不仅法官用得着,对网民来说更实惠。”
“对于一线法官而言,‘法院公告’最为实用,只需简单的四步,公告就可以刊登在《人民法院报》上,至少缩短办案周期10至20天。”民一庭法官梁大红说。
网民得到的实惠和法治红利则更多。8月7日,赵晓慧、李娟娟等法官来到木兰文化广场,拿出宣传海报向网民推介,红色的宣传帖和多功能的服务立刻受到群众围观。
网友老刘问法官:“如何进行法律咨询?”
李娟娟打开手机介绍说:“点开界面下方的‘咨询’,右上角出现‘提问’后再点开,然后按照提示输入咨询的问题,很快便可以看到回复,既节约了时间又能学到法律知识。”老刘很满意,当即让法官给自己安装了‘中国法治’。
也许是场外网民的热情感染了法官们,参与上线活动和在现场围观的法官们一边回复网民提问,一边打开手机进行关注。有40多名干警现场下载了中国法治客户端,10多名干警用手机回复网民咨询。
慕名来到活动现场的虞城县司法局法律服务工作者康联生说:“‘中国法治’功能很多,我代理的一起案件当事人就是看了‘中国法治’的案例报道才同意与对方握手言和的。”
从上午9时至下午16时30分,7个半小时法官们共回答网民咨询345条,刷新活动日回复记录。望着即将落幕的中国红,法官们恋恋不舍,再次举起宣传海报合影留念。
侯文点评说:“中国法治携手各地法院利用互联网服务网民,不但高效快捷,而且可以有效拓展人民法院的审判资源。通过开展咨询活动,法官们的职业尊荣感和团队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5-8-16 7版 陈金华 李娟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