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继承是最好的怀念

  发布时间:2015-07-08 09:02:51


    1988年,我刚呱呱坠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而这一年邹碧华法官进入上海高院,成为了国家法治建设先锋。2014年,一位位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年轻人加入到司法队伍中,而吾辈之楷模、司改征途上的“燃灯者——邹碧华法官却已离去,将自己26年的华彩篇章奉献给了国家的司法事业,年仅47岁。

    一人逝而众人哀,一位网友曾这样留言:“继承,是最好的纪念。改革路上邹院长播下的种子,在合适的时候会生根发芽,也许会长成参天大树。”这是对邹碧华精神最好的注解。邹法官在二十六年的法院工作中,甘于奉献、充满激情、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用短短四十七载的人生,践行了一名优秀法官的气节,践行了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风骨,也践行了一种真抓实干、惩恶扬善的法官气度。怀念与自省,回忆与追随,也许正是邹法官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许正是这种先忧民苦的胸襟,也许正是这种心系苍生的人生信条,才使得他的离去成为“法律人悲伤的日子”。2015年的春天,全国掀起向“燃灯者”法官致敬的热潮,“邹碧华精神”在中国的法律土壤生根发芽。

    回望自身,感触良多。我刚入法院时,分到派出法庭。派出法庭是基层法院的最前沿,条件相对艰苦。对于刚走出学门的我来说,本想离开黄土地,但却一头扎进了山窝窝,心里的小算盘也是七零八落,那一刻,我有些犹豫。

    接下来的一年,参加庭审、送达、做询问笔录、草拟判决、订卷,时间飞一样的就过去了。这一年,市中院院长一行到我们法庭去检查指导工作,主动问起我法庭工作和生活,叮嘱年轻人要多向法官前辈们学习,特别是优秀法官。我慢慢有兴趣与法官前辈们聊天,聊他们过往的办案岁月:二三人结伴而行,借宿农家,靠着两条腿去探寻案件当事人,自行车更是件奢侈品,风里来、雨里去,十年、二十年,或许是一辈子,记忆深刻的经历,值得回味的办案往事,每当他们讲起时,流露的是法院人的成就感与怀念之情。

    我才发现,那是法官们用青春谱写的“光辉岁月”,他们用双脚丈量着这片热土,用自己的无悔青春述说着法治信仰,肩负起公正道义。我明白了,当下自己正循着法官先辈们的脚步,正在去实现属于我的那份荣誉与职业成就感。先辈们未竟之事业,共和国的法治进程,我辈毅然前行。

    薪尽火传,帆落桨起,斯人已去,精神长存。邹碧华精神正是我们几代法官的集体写照,是我们当代法官的不变追求。“燃灯者”邹碧华身上所蕴含的正能量犹如法治的星星之火在人们的内心世界燎原,我们必将燃灯者带来的光亮和情怀铭记于心,毅然前行,让燃灯者精神薪火相传,实现共和国的法治之梦。

责任编辑:曹红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