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驾驶行为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机动车,造成或增加不应有危险的行为。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平舆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危险驾驶案件217件217人,且案件数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平舆县法院通过已审结案件分析认为,导致醉驾案件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饮酒习俗较浓。二是侥幸心理严重。三是法律知识欠缺。四是部分驾驶人员的驾驶素养偏低。
为此,平舆县法院建议:一是倡导积极健康的酒文化。要在全社会倡导积极健康的酒文化,引导公民树立健康饮酒、适量饮酒的理念。要改变劝酒、派酒的不良风俗习惯,不仅需要主人一方少劝酒、多劝阻,还需要开车一方坚持原则,自觉拒绝饮酒,或者以茶代酒。二是积极扶持代驾行业的发展。在短期内无法扭转传统的劝酒习俗的情况下,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扶持代驾行业的发展。代驾可以依托出租车公司的形式,也可以个体户的形式出现;政府可以通过为代驾从业人员购买人身保险、提供补贴等形式,扶持代驾产业发展;交通主管部门可以作为代驾行业的主管机关,做好对代驾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三是采取多样化法律宣传形式,增强针对性,提高宣传频率。一方面在宣传的范围上要有针对性,要把在岗职工、务农人员、无业人员、摩托车驾驶员以及中青年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将饭店、酒楼、酒吧、工地等作为重点宣传场所,借助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介,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宣传氛围;另一方面,宣传形式应由单纯的“传单式”向“传单与多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百姓讲述宣传法律,让老百姓听的懂、看的懂,真正理解和遵守。要注重典型案例的宣传警示作用,用活生生的案例去教育感染群众,使他们切实体会到酒驾的危险性和处理的严肃性。四是进一步规范驾驶人员培训、考试制度,严把考证关。针对当前驾校为招揽生源进行不良竞争,导致教学内容和质量“缺斤短两”等现象,交管部门应进行集中整治,注重法律法规内容的培训,提升学员的法律素养和安全意识,使学员充分认识到酒驾的危害性和严重的法律后果,减少学员的侥幸心理,对于法律法规和安全教育等内容应当进行集中面试教育,并且达到规定学时,从而提升驾驶人员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