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浉河】一位“黑户”留守儿童的幸运际遇

发布时间:2015-05-25 17:22:26








    5月19日下午,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杨瑛接到有关部门电话,称留守儿童小金婷和她母亲的亲子鉴定报告出来了,可以去派出所办落户手续了。这些天她一直揪着的心,才放下来。

    4月20日晚上,信阳十三小学微信公众号发布《让孩子的世界充满爱》一文。文中透露,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金婷跟随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困难。

    杨瑛看到这篇文章,她的心被小金婷的境遇深深地触动了。第二天,杨瑛组织了几个学生家长带着礼物去看望了小金婷。

    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位于大山深处的几间破旧的土坯房,屋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更让杨瑛揪心的是,小金婷的父母没有给其办理出生证明,也没有考虑过给她上户口。一个留守儿童到了法定入学年龄,却无户口无学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黑户”。

    杨瑛很快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法院领导,浉河法院院长柳斌立即安排杨瑛再去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小金婷是否符合帮扶对象的条件。

    杨瑛先来到小金婷借读的学校,校长和班主任老师都反映说这孩子特别懂事、勤学,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没有户口就意味着无法正常上学,今后无法正常就业,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帮助小金婷把户口办理好。4月22日上午,杨瑛陪同小金婷的爷爷来到学校,一同接她到当地派出所。根据相关规定,小金婷没有出生证明,要入户籍还需要办理亲子鉴定手续。经过耐心解释和劝说,小金婷的母亲从打工的外地赶回来。

    4月22日,浉河法院官微上发布了关于小金婷遭遇的长微博。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豫法阳光的小编们看到这一消息后被深深触动,不但迅速进行了转发,而且还在办公室进行了一场小小的募捐活动。

    经过@豫法阳光的转发,河南全省三级法院微博开始了接力联动,各界网友纷纷转发和评论。截至目前,@豫法阳光共发微博25条,微博阅读量近百万,获转发评论及点赞数1.3万。

    图①:几间土房,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这就是小金婷的家。

    图②:小金婷聪明好学。

    图③:杨瑛法官陪同小金婷和她的爷爷,一同到当地派出所办户籍。

    图④:由于没有出生证明,小金婷必须和父母做亲子鉴定,才能办户口。

    图⑤:河南三级法院微博联动。

    图⑥:法官给小金婷送去礼物。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5-5-25 张金奇 文/图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