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紫云山下北汝河畔的河南省襄城县人民法院,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爱民、便民、利民、亲民的法院,2015年1月,该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
立案调解,矛盾化解“超快感”
“一场官司几代仇。打官司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有时候坐下来调解一下,效果会更好。”襄城法院成立立案调解站,积极探索诉调对接新机制,让矛盾更快、更好地得到化解。
“你们法院要是解决不了,要不回来我的房子,我就喝药。”家住库庄镇的刘乙到襄城法院立案时高声说。
刘甲、刘乙两兄弟自小关系甚好,父母去世后,大哥刘甲更是对弟弟刘乙照顾有加。2005年,刘甲的儿子结婚需要新房,在外经商的刘乙将自己的房屋腾出供侄子结婚用。多年后,刘乙返乡,却被侄子和侄媳拒之门外,兄弟俩因此交恶。
襄城法院立案调解站的调解员张海民了解到侄媳不同意让出房屋的原因是结婚时对房屋进行了精心装修,且该房屋将来会因村镇规划政策而增值。
张海民从人情道义的角度,劝解侄媳妇不能因为贪图利益而破坏自己父亲和叔叔的兄弟之情,也不要辜负叔叔当年让房的好心。在多方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2015年3月23日,刘乙入住房屋后,特意制作了锦旗赠与襄城法院立案调解站。
网上平台,司法创新“新体验”
“真没想到打官司这么方便!”在北京打工的襄城县姜庄乡于女士对家乡法院赞不绝口。
襄城县每年都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为了给在外地打工、往来不便的当事人提供司法便利,2014年8月,襄城法院在官方网站上设立了网上诉讼服务大厅,开通网上预约立案程序。当事人不用来法院,在网上就可以先预约立案。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该院在1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登记立案;对材料不全或需要更正的,一次性明确告知当事人应补足的材料。
网上诉讼服务大厅承担网上预约立案、预立案、预执行、网上法庭申请等功能。网上法庭通过第三方软件,通过网络,让不能到庭的当事人坐在电脑前完成庭审。刑事审判庭开庭可以通过远程视频让被告人在看守所接受庭审。网上执行局则设有公众监督平台、信息查询平台等8个平台,该院同时在淘宝网上开通了司法网拍平台。
服务中心,细节周到“暖暖的”
来襄城法院进行咨询的李女士进入名为“公正大道”的当事人通道后,两边悬挂的“恨不解恨,唯爱释恨”等24张图文并茂的宣传版面映入眼帘,她心中疑惑:“这是法院,还是文化馆?”走出通道,看到“诉讼服务中心”标牌,李女士才肯定自己“走对路”了。
接下来李女士进入了“和谐大院”,墙上的二十四孝以图释义、以文明理。十大古代断案故事、十大古诗文断案典故,传承中华法治文明。冷冰冰、干巴巴的诉讼须知、风险提示等,用民间谚语、图表漫画等予以诠释,通俗易懂。
走进立案大厅,纸笔、花镜、茶水毛巾等日常用品齐全。立案流程图、诉讼缴费标准等立案工作规则被制成版面,上墙公示,营造出立案公开、公平、公正的氛围。
不仅在院机关,襄城法院四个法庭也都是“便民诉讼服务中心”。每个法庭都配备信息电子查询台,群众可以通过电子查询台免费查询、浏览各种信息。大厅配置了饮水机、打印机、便民伞、储物柜,让每个到访群众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5-5-16 6版 葛梦阳 崔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