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很美的名字。
阴历三月初二日,为谷雨。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即“雨生百谷”,故此得名。古人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这时也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二十四节气,论清新雅致,数清明和谷雨;一读来,口里心里,浸润的都是新绿的芬芳和春雨的温润。此时土膏脉动,时光渐行渐暖。失去重心的浮萍随溪流飘远,清灵的水声托起花瓣芬芳的倒影,布谷鸟唱醒大地沉睡的梦。河水上涨,河床下沉,春天在湿漉漉的气息中抵达圆润饱满。这时候原野上芳草萋萋,庄稼葳蕤,草木丰美,山峦含黛,到处展现出旺盛的生机。山清了,水亮了,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柳絮飞扬,又是一番美景。森林、花草尽情沐浴在春光里。
谷雨,恰是牡丹开放的时节。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它是花卉中唯一一种以节气命名的花。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的说法。说起牡丹,小时候看小人书的时候,有一本叙述牡丹跟谷雨的一段 “姻缘”。唐代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发大水,他凭高超的游泳技艺救出了乡亲们,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棵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培管。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此时有位美丽的女子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这位美人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棵牡丹。牡丹对谷雨说“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可后来牡丹花仙被仇人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牡丹花仙。当他们准备返回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毒剑刺中了谷雨。从此,在谷雨去世的那一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这是一个爱情悲剧,每每看时,心里就替谷雨和牡丹难过。谷雨时节,徜徉于花海之中,惊叹牡丹的雍荣华贵之时,想到这个动人的传说,依旧心恻恻。
谷雨前后正是香椿上市的季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记得小时候母亲喜欢采摘鲜嫩的椿芽,将嫩芽切碎、加入面粉做成薄皮香椿油饼,或鸡蛋拌香椿做成香椿炒鸡蛋,食之香嫩、鲜美,别具风味。“椿”与“春”同音,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舍不得别离这明媚的春光,所以吃香椿炒鸡蛋时细嚼慢品,口齿留香时也留住了春天。
谷雨时节是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漫山遍野庄稼、小树和小草郁郁葱葱,绿色喜人,大自然这个能工巧匠把各种植物塑造的生动活拨,神态各异。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满山遍野一片葱茏,此时是杨树最美丽的时候。杨树的叶子是两种颜色,叶子的正面是绿色,背面是银色,俗称毛白杨,毛白杨表面光滑,所以有“杨树叶子两面光”的称呼。每当微风吹过,其它小树只是轻轻地点点头,向春天表示敬意,而杨树却要拍动着双手欢迎美丽季节的到来。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吹拂下杨树好像披上了银色风衣,银光四射,非常耀眼,置身于这妩媚的自然中谁都会为此而陶醉。
谷雨连结着春天和夏天,过完谷雨,夏天就将悄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