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考入大学,让父亲又着实高兴了一番。去学校报到前一天晚上,微醺的父亲点燃了已准备多日的烟花,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出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照亮了父亲布满沧桑的脸。
和其他庄稼人不一样,扬子的父亲对读书、上学有着一股特殊的感情。很多年前,上大学、当兵甚至是当工人,都要看家庭出身、本人成分,要村组织推荐才可以。成绩优异的扬子爸爸因为出身不好,又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所以连读大学的机会也没有。读不了大学、当不了兵,更别说去当工人,扬子爸爸也就没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正因为如此,扬子爸爸对孩子们读书要求相当严格,里面倾注着自己当年未完成的梦、无法踏上的征程。
扬子的哥哥比扬子大了将近十岁。当年考上本市师范学院,成为了村里第一名大学生,这让扬子爸爸憋屈了二十多年的脸终于稍稍舒展了一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县里教书,成为了乡亲们眼中的公家人,端上了铁饭碗,扬子爸爸那叫一个高兴,走起路来都感觉到有些轻飘飘的。
这几年,大学毕业不再分配了,找工作也越来越困难了,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高中没有读完就辍学打工。但是,扬子爸爸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对扬子的要求比对其哥哥更加严格,十年寒窗终于换来了金榜题名。
大学四年一晃而过,象牙塔内的安宁使人们几乎忘记了世事的艰难、人生的不易。毕业了,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各奔东西,扬子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简单的房子,一边打零工、一边准备公务员考试。
对于扬子参加公务员考试,周围的亲朋好友都不怎么看好,虽然扬子成绩一直不错,但是,毕竟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征求了父亲的意见后,扬子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在备考等待成绩的那段时间里,面对周围人的询问,扬子和爸爸的回答都有一些遮掩。读大学就不被周围人看好,毕业了也没有正式工作,前途未卜,自然心里少不了纠结。
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扬子终于走过了独木桥,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公务员。
扬子爸爸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本来三两的酒量,今天已经喝下去半斤多了。酒后的扬子爸爸不停的念叨:这个社会越来越公平了啊,当年上大学都上不了,现在呢,现在大学可以按成绩考取了,公务员也可以凭借孩子自己的实力考取了。往后啊,我看社会会越来越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