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滑县法院亮化服务窗口谱写为民新篇

  发布时间:2015-03-27 16:56:10


    滑县法院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新要求、新期待,精心打造集立案服务、诉前保全、登记调解、三调联动四位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2010年9月,滑县法院以立案庭为依托,在安阳市法院系统率先成立首家诉讼服务中心。

    诉讼服务大厅近400平方米,以功能不同分设四区四室八窗格局,各功能区标志清晰、功能完善、服务衔接。四区分为引导服务区、立案服务区、便民服务区、审判服务区;四室是诉讼保全办公室、诉调对接办公室、律师援助办公室、法官接待办公室。八窗是咨询查询、司法救助、立案登记、收费退费、法官接待、材料收转、文书送达、判后答疑职能窗口。

    引导服务区发挥安全检查、诉讼引导职能,安装了电子安检门和监控设施,维护了审判秩序、保证了来院诉讼群众的安全。在诉讼服务大厅安排专人挂牌上岗,为当事人提供寻找法官、问询电话、开庭地点、办公分布等多方面引导服务;

    立案服务区顺应上级要求,在发挥咨询查询、司法救助、收费退费传统职能基础上,增设了两个立案登记窗口,为全面推行立案登记制奠定坚实基础,彻底解决当事人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问题,为当事人立案提供一站式快捷立案服务。

    审判服务区设诉讼保全办公室、诉调对接办公室、律师援助办公室、法官接待办公室,为前期审判工作提供财产保全、诉讼调解、法律援助服务。并在审判服务区设立法官接待、材料收转、文书送达、判后答疑职能窗口,为后期审判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当事人需要找承办法官的时候,通过诉讼服务中心通知,承办法官就会来此会见案件当事人,解决了当事人找法官难、法官私下会见当事人的问题。

    便民服务区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和电脑触摸屏,滚动播出诉讼须知、法律常识、诉讼费收费办法、当事人诉讼风险等并便于当事人自行查询了解相关知识;为当事人提供诉状样本、诉讼风险提示书以及20多种不同类型的案件举证指导手册;开设了残疾人无障碍专用通道,最大限度体现司法关怀、人文关爱;提供了休息座椅、报刊书籍、便民药箱、针线包、饮水机、复印机、水杯、笔纸、老花镜、干警电话公示牌等便民设施,最大限度地方便当事人。

    诉讼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立案受理各类案件23791件,接待、提供各种诉讼服务逾万人次。2011年7月21日,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在滑县法院召开了全市法院立案调解工作现场会,推广滑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调解的工作经验。2013年4月,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单位”。

    一、强化和谐理念,化解立案纠纷,构筑多赢环境

    滑县法院不断强化立案阶段民事纠纷调解理念,深入推行“快捷、灵活、便民、省时”的立案调解模式,加大立案阶段调解工作力度。2008年以来,立案阶段共调处民事纠纷2183件(2008年126件、2009年572件、2010年610件、2011年565件、2012年310件,2013年280件、2014年290件),年均诉前调撤案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四分之一。所结案件无一反悔、无一上访、无一矛盾激化,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99%以上;减少了群众的诉累,缓解了审判压力,实现了案件事了人和。该做法被人民法院报专题报道。

    在立案调解工作中,立案法官因案而异不断丰富创新灵活便捷的调解方法,建立了梯次调解、全程调解、全员调解等形式多样的立案调解制度,做到了七个结合:

    一是立案审查与调解相结合。在立案审查阶段即对案件能否调解进行摸查工作,对诉讼标的小、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债务、合同类纠纷案件,重点进行调解信息的排查。通过立案审查,找到调解工作的突破口。

    二是送达和调解相结合。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 。在送达时释明诉讼风险,讲清利害关系,促成双方调解。

    三是就地调解和到庭调解相结合。针对原告年老体弱、卧病在床的赡养、抚养类案件,调解法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就地调解。

    四是诉前调解与立案调解相结合。对当事人有调解意向并且有一定调解基础的纠纷案件,尽量将其纳入诉前调解程序,尤其对于敏感性纠纷、群体性纠纷、矛盾易激化纠纷,以及涉及面广泛、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和虽符合起诉条件但现阶段不宜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纠纷,更多地将其纳入诉前调解程序,前移矛盾化解窗口,利用诉前调解的优势,使矛盾能平息化解在萌芽状态。如城关镇某村村民委员会来院欲对本村12位村民提起侵权诉讼,要求村民刨除所占村委89.6亩土地上的几千棵杨树。考虑到事关城关镇稳定工作,立案庭两位庭长主动到城关,与镇党委政府及书记、镇长沟通,并邀请该镇一名党委副书记与两名人民调解员共同做调解工作,经过五次调解,终于促使双方协商解决纠纷,既确保了基层工作顺利开展,又最大限度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五是诉前保全与立案调解相结合。每年有近50起案件通过采取诉前保全措施直接促使当事人双方在诉讼外达成协议,及时解决了纠纷。

    六是立案速裁与立案调解相结合。积极探索立案速裁模式,在立案调解阶段根据案件情况,遵循简便、灵活、高效、节约的原则,对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单一、争议不大,或者被告在应诉时对原告主张的事实和诉讼请求表示认可但当事人达不成协议又同意速裁的民事案件,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审理,既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诉累。

    七是借助社会力量、三调联动相结合。滑县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建立三调联动机制,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的意见,积极探索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相衔接机制,最大限度、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除依靠县乡村组四级人民调解网络外,还依据矛盾纠纷多发的情况分别与交警大队、卫生局、国土资源局、人事劳动局和农业局成立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土地宅基纠纷、劳动争议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联合调解室,专司以上各类纠纷的调解工作。例如交通事故联合调解室每年调解案件数量均在60件以上。

    为了加强与以上有关部门联合调解的对接,在立案大厅设立了诉调对接办公室,负责三调联动的衔接工作。如张会军乘坐杨共闯摩托车与王俊潭驾驶的货车相撞受伤,花费巨额医疗费,经8天救治无效死亡。其亲属不从医院拉尸体,还两次着孝衣围堵县委政府大门。经交通事故纠纷联调办公室人员调解,促成三方和解。该做法受到省委政法委维稳办苏银海处长等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二、强化保全意识,减少诉讼风险,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的最大化

    滑县法院着力强化诉讼保全工作,为案件的审执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促进矛盾纠纷快速化解创造有利条件,2008年以来,立案环节采取诉讼保全措施570起(2008年32起、2009年86起、2010年132起、2011年110起、2012年210起、2013年310件、2014年430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是强化诉前保全意识。从审执联动与化解矛盾角度出发,全方位审视诉讼保全的功能价值,使立案法官意识到诉讼保全不仅是为今后判决顺利执行提供保障,更是为开展调解、减少诉讼成本、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提高对诉讼保全工作的认识。

    二是采取立案提示保全制度。在立案审查阶段注意引导当事人及时提出保全申请,防范诉讼风险。特别是涉及财产纠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案件,在立案时向当事人释明采取财产保全的有利之处,便于当事人作出正确选择,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最大化。

    三是规范诉讼保全工作。在办理诉前保全案件时,从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角度出发,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做到快审查、快受理、快审批、快保全,及时有效地保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灵活保全措施,对于保全标的物为营运车辆、厂房、生产设备等特定物的案件,慎用保全措施,在债务人保证不逃避履行义务的前提下,为有利于其继续生产经营,对其有关财产权证照给予扣押,并通知产权登记机关在财产保全期间不予办理该项财产权转移的手续,这样既保证了债务人履行义务,又不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加快债权的实现;既注重保护了申请人的利益,又杜绝了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滥用。

    四是强化诉前保全管理。制定了《规范财产保全工作的规定》,进一步规范诉前保全程序,提高保全工作质效。将诉前保全工作纳入审判流程管理,单独立卷,要求办理案件严格做到担保到位、保全费用到位、保全审批到位、裁定书送达到位,同时加强对保全案件的质量评查,及时纠正保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防止重复查封、超标的查封等问题的出现。

    三、强化创新意识,拓展服务空间,实现诉讼服务的与时俱进

滑县法院将开展诉讼费减缓免司法救助工作作为便民服务重要抓手,制定相关救助方案、规范救助程序,加强工作监督,加大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等救济对象的救助服务措施。开通了进城务工人员、妇女儿童绿色诉讼服务通道;加大了涉及弱势群体案件的送达、调处力度并由设立在诉讼服务大厅的律师援助办公室为其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或法律援助。五年来共办理诉讼费减缓免司法救助案件344起,362人。引导协助办理申请法律援助133件,确保了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和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每年年底前均是农民工案件的高发期间,对群体性农民工案件中心与小额诉讼业务庭、调解室联系多方联系,开展下乡调解工作。如天悦名家16名农民工案件,经调解后,由甲方先行向农民工支付了工资,保障了农民工能过上一个祥和的新年。

    滑县人民法院立案庭秉承为民司法宗旨,多方开展上门调解、上门立案等多项便民措施,积极解决当事人立案难、打官司难的问题。在道口古会期间,立案庭的干警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日接待当事人80余人次,立案30余件,受到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2015年3月17日下午,离下班仅10余分钟,立案庭接到老店镇一位老人的电话,称其在医院住院,三个儿子均不在身旁照料,让老人非常伤心,想要立案庭工作人员到医院上门立案。立案庭值班副庭长刘海英接到电话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滑县人民医院,到病房后得知老人姓李,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因为大儿子不孝致使家庭不和,另外四个子女推脱也不照顾老人,致使老人在医院生活无法自理,无奈之下向法院求助。

    立案庭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场为老人填写了格式起诉状,交代了诉讼应注意的事项,为老人办理了免交诉讼费手续,并及时与老人的女婿联系,暂时照顾老人起居。老人及同房的病友激动的说:“想不到一个电话法院的人真的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滑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在“新”字上做文章,理念要更新,方法要创新,全面开展能动司法服务;在“情”字上下功夫,用热情、亲情、真情为百姓办事,不断丰富便民利民措施;在“实”字上求突破,工作真抓实干,要舍得牺牲、舍得奉献。真正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成“服务社会的平台、沟通民意的桥梁、接受监督的窗口、宣传法律的阵地”!

责任编辑:焦恒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