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新乡中院 铲除“三案” 蛮拼的

  发布时间:2015-03-25 14:49:36


    近年来,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拆除庸俗关系理念的藩篱,建立刚性的制度管控机制,规范审判权运行,强力遏制“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老百姓遇事找法、法官公正司法、法院清廉透明的司法生态正在形成。

    切除庸俗关系“脑瘤”

    今年新年伊始,新乡中院就召开了“廉洁司法集中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会议主题再度剑指“三案”问题。

    新乡中院纪检组长周东方表示:“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开展廉洁司法集中教育专题活动,把好廉洁司法底线,遏制‘三案’发生”。

    新乡中院自去年开始,就建立了常态化的廉洁教育机制,不断运用身边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等形式,让干警学习中有分析、有反思、有剖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了保障。

    “法官首先要遵纪守法,进而引领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该院院长袁荷刚说。

    “有理走遍天下,现在百姓到法院办事,只要有理、依法,腰板就硬朗。”河南省政协委员田开喜对到法院办事有亲身感受。

    “其实,‘案件一进门,双方都找人’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恰恰是与中国熟人社会的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全社会要主动摒弃拉关系、走后门等‘庸俗哲学’,转而信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袁荷刚强调。

    为此,依托审判职能、旨在培育民众法治信仰、增强群众法律知识的普法活动在新乡全面推开。

    抓住审判质效“牛鼻子”

    靠改革促进案件质效提升,以此减少和杜绝“三案”发生,是新乡中院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去年4月份起,该院率先推行了新型合议制,成立了30个新型合议庭,探索试行主审法官制,实现“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审判工作新常态,强力推进办案责任终身负责制,倒逼法官公正办案、办精品案。

    同时,该院在审判权运行管理机制上也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建立审限动态监控机制,强化审限管理;建立科学的分案机制,强化程序监督,从源头规范司法行为;抓好审判质效评估,对审判工作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态势分析,强化预警提示。院纪检监察部门围绕审判质效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问责机制。

    严格按照量刑规范化改革要求,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实行统一的量刑标准,防止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发生。

    统计显示,该院去年受案数量较往年增加很多,但同期结案率比上年提高19.6%,服判息诉率达到85%。调查显示,该院群众满意度也比上年提升了4个位次。

    用好制度的“刀把子”

    敢于亮剑、勇于曝光,新乡法院系统一份份“反腐倡廉成绩单”相继“晒”出。自去年以来,新乡中院先后发布6期通报,对21名违纪干警进行了处分。

    “查办自身队伍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体现了持之以恒推动法院纪律作风建设的决心,展示了司法机关不护短的态度和勇气,也是反腐倡廉、取信于民的重要体现。”全国人大代表买世蕊这样评价。

    为了遏制“三案”发生,该院进一步完善已出台的《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审判执行工作中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十不准”规定》,印制“内部人员过问案件记录卡”、“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记录卡”,要求办案人员将内部人员过问案件和领导干部干预和插手案件情况记录入卡,装订入卷。

    同时,该院去年共开展审务督察21次,编发通报22次,对两个基层法院进行了司法巡查。

    另外,该院狠抓外部监督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专家、资深律师组成评查小组,重点排查改判、发还重审、适用缓刑减刑假释监外执行案件。

责任编辑: 赵艳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