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春 分

  发布时间:2015-03-20 14:41:56


    面对天空,大朵大朵的明媚在眼前绽放;俯瞰田野,杨柳青,油菜黄,桃李正酣。春分时节,即使你拿出万两黄金也无法兑换这光阴的一刻。

    春分,介于惊蛰和清明之间。《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在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意思有二,其一是说一天时间昼夜平分,各为 12小时;其二是说春分正值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春季。春分,让人爱上白昼的同时也爱上黑夜。

    春暖花开。至此,春天过半。经过了立春、雨水和惊蛰,春天终于有模有样了,如果说惊蛰时的天空是青蓝,惊蛰的颜色集中通过麦子表达的话,那么春分时的天空就是湛蓝,春分的颜色就是春色。春天,是花都要开,无论大小香淡雅俗,毫不例外为着各自的生命而灿烂,所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艳。连花儿们都知道春日苦短,不能错过了花期。

    这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都进入春季生长阶段。中原地区就流传着这样的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除了田埂,麦绿把田垅都盖严实了。这时节,我所在的这片土地上,阳光明媚,春风拂面,蜜蜂嗡嘤。地上的韭菜青青,菠菜绿成墨玉,油菜抽出花苔,就连路边的茵陈蒿也扑扑棱棱的往上窜……一切都舒舒展展,自由自在。贾平凹说,好天气就是好天意。灿烂的阳光让人心情变得开阔,不能辜负了大好的春光,此时去郊游踏青,游春、赏花最好,春分地气通,走进田野脱了鞋子和袜子,踩着松软的泥土,接触接触地气,人得劲儿,不生病。

    在这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泡一杯茶,捧一卷诗,走进诗人笔下的 “春分”节气,别有一番韵味。春分就是一阙风光旖旎的婉约词。欧阳修的《踏莎行》:“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薛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说的是春愁。清诗人宋琬《春日田家》:“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自古农人多勤劳,夜半三更就起来喂牛,准备春分种树。《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里说:“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这是崔融在游子思乡。

    春分带给人们的,已不仅仅局限于越来越热闹的声、光、色——那伴着春色弥漫开来的花草的芳香,已然被春风搅和成了阵阵芳菲的气息,越来越生动地愉悦着人们的嗅觉,一呼一吸间,令人心旷神怡。那芳菲,惹得都市里的人们,潮水般地涌向田野,更惹得足不出户的深闺小姐杜丽娘,在自家后花园轻移莲步,“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正陶醉在一片春色里,丫环春香在后面叹一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至此,大自然已是芳菲初现。即使在那深山幽谷中,也有“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春兰,弥漫出阵阵的幽香。

    到了春分,哪怕是在夜晚,哪怕人们闭上眼睛,仅凭着呼吸,也能分明地感受到春的气息,那么充满活力,那么沁人心脾,让人神清气爽,精神倍振!春意融融叙述不尽,还是用一首小诗来结束着絮叨吧——

    在春分抵达之时

    海棠花

    摇曳成一朵风中的小令

    而那扇雨窗依旧是最美风景

    雨意朦胧的卷帘人静美如禅

    花信如约而来

    春社近了,春草天涯

    以跋涉的心态

    迎接月光干燥的清辉

    想起故乡

    以及

    此时的春雨绵绵……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