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泡桐树下 文明花开

发布时间:2015-01-08 08:16:03



    (一、序言)

    这里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这里是九曲黄河拐过最后一道弯的中原腹地,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来了两次的地方——这里就是兰考。如果说兰考县因为焦裕禄精神而声名远播。而坐落于兴兰大道北侧的兰考法院,则以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以锐意革新、一心为民而光彩纷呈。

    近年来,兰考法院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忠诚履职,文明司法。在全体干警的共同努力下,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省级文明单位、人民满意的十佳政法单位、园林式绿化示范单位、全国刑事审判先进单位、全国指导民调先进集体、集体一等功。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凝聚了兰考法院特有的风采。

    最高院院长周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省高院院长张立勇等领导十分关心兰考法院工作。先后到兰考县法院,固阳、东坝头等人民法庭视察调研、指导工作。周强院长今年6月10日在兰考法院东坝头人民法庭调研时看望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好干部”、“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最美基层干部”闫胜义法官,对兰考法院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兰考县人民法院成立于1953年6月,现有在职在编工作人员106人,其中法官69人,内设17个职能部门,下辖6个基层法庭。2001年以来,始终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二、统筹谋划篇):

    兰考法院把“文化建院、诚信立院、人才兴院、改革强院”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首要目标,立足实际,科学策划,制定了加强法院文明建设的具体意见和实施方案。成立以马中东院长为组长的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做到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卓有成效。

    近年以来,兰考法院以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创建工作为载体,以创建全国一流法院为目标,把创建工作贯穿在一流的法院队伍、一流的审判质效、一流司法保障和一流司法公信力的建设中,凝聚了法官队伍精、气、神。提出了“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工作主线,使文明创建工作成为全院“大合唱”,克服了搞突击、迎检查、走形式、不实干的浮躁思想,提炼出了以焦裕禄精神、张伯行、包公文化为积淀的“奉法、明德、博学、守廉、敬业”十字院训。

    (三、队伍建设篇)

    兰考法院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员,带干部;抓素质,促质量;抓廉洁,促公正,开展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为使文明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兰考法院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最高法院十个不准》,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贯彻实施;对干警进行廉洁自律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各方面规章制度28项,并汇编成册,形成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在干部管理中落实竞争激励机制,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报名,竞职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有7名同志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经过双向选择,95.3%的人员上岗,5名干警待岗,超过二分之一的人员进行了岗位轮换,调动了干警的积极性,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为审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兰考法院大力弘扬学习焦裕禄精神,通过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深学、细照、笃行。群众中缝教育活动,被确定为县直单位试点和县委书记王新军、市中院院长谷昌豪联系点,受到了广泛好评。兰考县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联系点,为全国树了标杆,兰考法院为全县机关单位树立了标杆。

    大力倡导学习型法院建设,提出“坐堂能办案、上台能讲课、俯案能撰文”的“三能”目标:以学习平台营造学习氛围,增进干警“内”实力。院长马中东撰写的长篇纪传体小说《风雨路、法官情》,法官毕国强撰写的《天下无讼》、《清正廉洁焦裕禄》两部长篇小说均已正式出版。

    坚持生活上关心干警,工作上支持干警,政治上爱护干警。落实从优待警八项措施,对院机关公务灶进行整修,提高伙食质量,让干警吃的舒心;定期组织干警及退休干部进行体检,严格休假制度;每年举行运动会,开展体育健身,配置室内“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台球、跑步机、健身单车、减腹机”,开展“篮球、拔河、长跑”等集体运动项目和个人竞技比赛,组织“拓展训练”,打造团队精神,提升干警凝聚力。

    闫胜义是兰考法院的一面旗帜。被中组部、中宣部确定为“最美基层干部”,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被河南省委表彰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好干部”,最高法院、河南省委政法委、河南高院先后作出了向闫胜义同志学习的决定。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10余家中央级核心媒体,河南日报等省会主要媒体,人民网、新华网、大河网等80多家媒体都先后对闫胜义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在兰考法院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热潮,营造出了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良好氛围。

    (四、审判执行篇)

    近年来,兰考法院干警忠诚履职,认真办理每一起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兰考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司法主题,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完善一站式综合服务;进一步深化审判公开,积极落实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一体平台,增设电子信息查询系统和远程接访平台;建立官方“微信”、“微博”与“微视”互动平台,在方便当事人的同时,推行阳光司法,传递司法温暖。在“2014年河南政务十大微信微博评选”活动中,兰考法院微博的网上支持率排名第2位,微信的支持率排名第6位。

    目前,全院应公开案件的公开开庭率、公开宣判率和裁判文书上网率均已达到100%;一审案件当庭宣判率达到53%,案件审限内结案率达100%;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平均缩短了16天。

    为切实解决群众“告状难”问题,体现司法为民宗旨,兰考法院出台了十项便民措施,实行了“文明接待首问负责制”,坚持“院长接待日”制度,做到热情服务、文明接待,耐心解释并答复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上级交办的46起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100%,息访率86%以上。

    兰考法院在新型合议庭审判模式改革中,形成了 “1+3+2”审判模式,使法官精英化、审判专业化的构想,逐渐成为现实,审判质效有了新的提升,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89.3%,上诉案件的发改率下降了2.7个百分点。近三年来,在全市法院系统绩效考评中,兰考法院一直位列前一、二名。

    (五、创建活动篇)

    作为园林式单位,兰考法院一直坚持内外兼修,做到外部环境干净、整洁,草木育人,坚定“人文合一、利警惠民”的工作思路,让优美环境成为法院文化的符号。

    居中石、独角兽、院石院训,花草树木, “清风亭”、“明镜湖”等文化设施,让文化气息与自然景观浑然融一体。

    兰考法院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开展形式多样的审判延伸服务活动。

开展了“政法干警下基层”活动、“一村一法官”活动、“服务开放年,送法到企业”活动,开展与杜庄扶贫帮困活动……

    法院干警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民做好事、办实事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先后多次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部队进行走访慰问;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坚持开展义务劳动,清垃圾,拨杂草,和环卫工人一起清洁家园。

    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活动”, 开展 “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孩子手拉手”帮扶活动,举办“关爱离异家庭儿童、助学成长”座谈会。开展新学期“第一堂法律课”。深入开展争创文明部门、文明家庭、文明干警等活动;开展文明知识竞赛,提高干警的文明素质;引导干警争做文明使者,展示司法文明。

    从社会各界聘请13名廉政监督员,20名廉政监察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经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法院监督指导工作。

    近年来,兰考法院共为学校、企业上法制课、举办法律讲座64次,听课人数38500人次,走访企业169家,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02次,提司法建议139件。

    兰考法院的审判服务延伸,文化建设创建,使法官与群众和谐相处,干警、群众与审判环境融为一体,展示了审判文化的境界,体现了冰冷审判之中的温暖。

    (结束语)

    一次次前行,展示着兰考法院顺应时代的铿锵脚步;一项项荣誉,记录了兰考法院艰苦奋斗的辉煌业绩;一次次活动,彰显了人民法官司法为民的文明风采;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兰考法院全体干警,决心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在追逐公平、正义、为民的征途上,激荡出司法文明的最强音。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