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冀天福 本报通讯员 黄宪伟 焦保顺
“请问是法院的吕庭长吗?我们是安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平常经常看到你们去学校讲法制课和现场开庭,新学期马上开始了,你们能否到我们学校现场开一个庭,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法制教育?”这是河南省安阳县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吕瑞萍接到的一个电话。其实,“庭审进校园”这项活动已在安阳法院开展了很多年。
上午10时,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响起,一起利用网络出售游戏装备诈骗案开庭审理。安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操场上,3500余名师生在这里旁听。23岁的韩某因沉迷网络游戏,手头拮据,便在网络上发布低价出售游戏装备、游戏币的虚假信息实施诈骗。
“希望同学们以我为戒,不要被欲望冲昏头脑,当走进看守所的时候就什么都晚了!”被告人韩某在最后陈述阶段现身说法,表示非常后悔,希望法庭能够给予宽大处理。最后,法庭经过审理、合议后,当庭宣判,判处被告人韩某有期徒刑一年。
为了扩大社会效果,庭审结束后,该院院长高尚用就在庭审现场,结合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以案说法,又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法制课。“法官不是官,而是传播法律和正义的使者。我们每名法官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将纠纷解决在现场,做到普法效果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法院和法官真真切切地走近群众。”高尚用解释说。
2014年以来,安阳法院为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减少群众不必要的诉累,广泛开展巡回审判。法官坚持走出去,就地解决纠纷,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法官的身影。
因一棵“歪脖树”影响段某通行,引起相邻关系纠纷。由于双方矛盾激化,积怨较深,经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段某一纸诉状将宋某等4人诉至法院。受理案件后,法官来到双方所在的辖区曲沟镇彰邓村,对这起相邻纠纷案现场开庭。
法官拿出审判物品,将国徽、横幅挂在临街墙上,将审判长、审判员、原告、被告等牌子放置在村民们办婚宴使用过的桌子上。就这样,一个简陋又不失威严的审判庭布置起来。
庭审正式开始一小时后,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完毕。现场挤满200余名旁听群众。为将矛盾彻底化解,法官没有当庭宣判。
“相邻之间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难免发生磕磕绊绊,大家要将心比心,多为对方考虑,别让纠纷代代延续,和睦相处最重要。”法官在现场再次向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这话在理,你们先别判决,我们双方再商量商量,争取自己把这事解决了。”经过法官的一番调解说和,双方矛盾有所缓解。
如今,在安阳县,对于那些双方当事人在同一村庄的多发性案件、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有代表性的涉农案件、校园伤害案件等对人民群众有教育意义的案件,法官都有意识地将庭审搬到现场。通过这种流动的法庭,把司法的温暖,司法的人性关怀,传递给辖区的百姓。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5-1-6 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