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发布时间:2015-01-06 15:53:4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职德。可见道德问题同样是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内容之一。

    一、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紧迫性。

    所谓道德,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一般来讲,强调个人的品质,个人的德行。比如我们说的领导干部要讲公道,什么叫公道?大家共同遵循的路,走的路,共同遵循的规则,这就是公道。道德的本来意思就是道的意思。什么叫伦理呢?伦理强调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准则。

    第一、道德伦理对领导干部来讲,是影响领导干部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党选拔领导干部,都是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什么要以德为先,因为领导干部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的干部相比,有才无德的干部对社会危害更大。因此我们党从来都强调以德为先,以德率才,以德润才,德是第一位的。

    第二、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对公民道德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定向推动、示范、凝聚效应。一个普通的公民,一个单位普通的干部,做错了一个事,涉及的仅仅是个人的品行品质问题,对整个局面没有关系。但是领导干部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领导干部,掌握着公共权力,如果滥用公共权力它带来的问题远远不是一个普通干部能够比的。为什么?因为领导干部来自于制度内部,具有规避制度,抵抗制度的有力条件和巨大的能量。因此领导干部道德品质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个制度范围内的一切事情,影响就更加坏了。

    第三、领导干部的道德风尚,决定一个党和政府的执政合法性。什么叫执政合法性,古今中外不同的朝代,为什么有的统治集团可以长期的统治,有的统治集团很快就灭亡了,原因是什么?它的合法性由哪些因素构成?一个是这个统治集团的领袖人物自身的人格力量,神秘的魅力,他能够引领这个集团很长时间来执政。二是一种传统的观念,能够使一个集团长期执政。比如说中国的汉代,刘邦当皇帝打天下,后面的皇帝就应该是他的儿子,他的孙子来做,为什么?因为在那个年代,通过儒家倡导的思想观念,被整个社会接受。老子打天下,就应该坐天下。老子死了应该儿子来做,儿子死了孙子来做,这是天然的,就应该是这样的。老子打天下,为什么让别人做,别人做没道理。整个儒家倡导这个,这个当中,如果有一个其他非刘氏的人来做官,想当皇帝,群起而攻之,包括在座的大臣,都是认为你是谋反,这个传统的观念,也能使一个集团统治很长时间。

    二、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途径

    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德行构成主要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把道德信念内化成个人心理,外化成个人的信念。

    一种道德信念,内化到心里,外化到行为,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一个领导干部,一贯性的,内向性的,必然性的趋向,这就是他的品质。领导干部应当培养的五大道德品质,包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宽容。

    道德信念内化到心里,外化到行为,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领导干部的个人品行,一种品质,一种德行。应该怎么来培养呢,就是领导干部道德生成的内在机制问题。一个是道德认知,认知一整套国家理论上、政策上要求的道德规则。认知了以后,有了情感,在顽强的意志指导下,最后不断的纠正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另外就是道德修养,就是经过认知一个东西,产生了情感,顽强的意志坚守,最后不断的修养。就是不断的本能的用道德底线战胜情欲,不断把人生境界往上提升的过程。提升道德境界的方法很多,涉及到慎独,省察,学习,自我批评等。

    除了这种内在的修养机制,还有一个外在的培养机制。一个是道德评价:一从履行岗位职责表现出来的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和团结协作精神来考察评价领导干部。二是完成极难险恶任务中,是否冲在第一线,沉着应对,坚韧不拔。三是面对重大问题,重大政治事件的表现中,是否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服从组织,顾全大局。四看对待各种的进退流转的态度上,是否心态平和,服从安排,头脑清醒,真诚谦让,辛勤工作。另外一个就是进行道德赏罚。现在条件下的赏罚,包括物质性的赏罚,行政性的赏罚,精神性的赏罚,通过赏罚展开道德教育。

  

责任编辑: 赵艳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