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滑县】给法庭干警点燃梦想

发布时间:2014-12-17 08:56:25



    曾几何时,在滑县人民法院,大家一提起法庭,首先想到的是条件艰苦、待遇不好。然而时移世易,经过院领导和法庭干警的不懈努力,法庭建设日新月异。

    近年来,滑县法院高度重视法庭建设,从多方面为干警解除后顾之忧,点燃了干警扎根基层、司法为民的梦想。

    关心干警工作环境。院财务共支出38万元,积极推行人民法庭“五小”工程建设,为法庭维修房屋,开设活动室;配备电脑、打印机等,设立电子阅览室;添置空调、洗衣机等生活用品,设立温馨宿舍;开辟空闲土地,种植蔬菜瓜果;购置电磁炉、炊具,设立小食堂。投入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86万元,全面升级监控系统,法庭院内、走廊、审判庭实现监控全覆盖。协调电信部门为每个法庭开通两兆光纤,投资60万元开通四级专网,开设视频会议、远程接待当事人咨询等。

    关心干警政治进步。提高法庭干警政治待遇,评先评优时,为法庭专门分配适当比例的名额,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长期在法庭工作的干警。制定《关于人民法庭工作人员定期轮岗交流的规定》,明确职务晋升需有一定法庭工作经历。注重优先提拔有法庭工作经历的干警,现任73名中层正副职中51名同志有法庭工作经历,7名法庭庭长全部高配为正科级,12名班子成员中有8人曾任法庭庭长,法庭成为培养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的摇篮。

    关心干警健康和生活。坚持每年组织法庭干警进行体检并建立档案。法庭干警工作和生活中有困难,党组一定伸以援助之手;干警生病住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一定要去看望;干警直系亲属去世,党组一定要有人前去慰问;干警有家庭纠纷,党组一定要有人出面调解;干警工作生活有困难,优先帮助解决。

    刘海英2004年到法院后一直在城郊法庭工作,是连续多年的先进。刘海英和丈夫都是外地人,由于她常年在法庭工作,不能照顾家庭。今年孩子入学了,每天接送都要往返几十公里。院党组了解情况后,将刘海英调回院机关,担任立案庭副庭长,使她既可以照顾孩子,又可以运用自己多年在法庭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站好立案窗口这班岗。

    一枝一叶总关情。点点滴滴的小事,滋润着法庭干警的心,有力提升了法庭干警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了审判活力,涌现出一批办案标兵、调解能手。近年来,该院城郊法庭获得“全省法院保护三留守人员专项活动先进集体”、焦虎法庭获得“全市法院调解年活动先进集体”、万古法庭多次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本版制图  刘雯雯)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4-12-16 8版 本报记者 冀天福 本报通讯员 李颖 邵焕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