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她的青春在法徽下绽放

——记郾城区人民法院城关法庭副庭长陈质彬

  发布时间:2014-12-04 16:51:03


    在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位80后女法官——小小的个子,单薄的身材,利落的马尾,很难让人与想象中威严的法官联系在一起,但她却是年均结案百余件的民庭法官。

    她叫陈质彬,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经河南省法院系统统一招录考试进入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法院工作,历任审判监督庭书记员、民一庭书记员、审判员,2013年被任命为城关法庭副庭长。

    80后、阳光、严谨、耐心、专业……这些都是陈质彬身上的“标签”,自2010年独立办案以来,年均办案超百件,且无一错案,无一上访或者信访,数量和质量直追办案多年的老法官,多次被授予办案能手、调解能手、年度工作先进个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年轻的俏皮,知性的犀利,难得的人生感悟,在陈质彬同志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逐渐成熟起来的80后法官们热爱审判工作的激情飞扬,将青春奉献给审判事业的高尚情操,以及女法官们想要兼顾事业和家庭而付出的辛劳。

    一、这个书记员很抢手

    2006年进入郾城区人民法院工作后,陈质彬接触到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审判监督庭的书记员。书记员是诉讼程序的传导者,虽不需要审判资格,但要求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书记员要负责做好一切开庭前的准备工作,送达当事人相应的受案材料、应诉材料、举证材料,安排好开庭时间,送达当事人开庭传票,待结案后,还要送达当事人裁判文书,一名优秀的书记员,可以使法官的工作重心放在对案件实质审理上,很大程度上分担法官的办案压力。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陈质彬很快熟悉了书记员的业务,当时记录庭审还没有电脑,她就苦练书写速度,力求自己的记录能跟上当事人和律师的语速,她书写的庭审笔录,笔迹工整,书面整洁,而且能完整的记录当事人陈述,还原整个诉讼过程。由于再审案件少,所以其他庭室案件多的法官们都非常喜欢来借用这个“很好用”的书记员,最终,许凤梅庭长将其“抢”到了民一庭工作。民一庭的案件特别多,除了干好自己的书记员和内勤工作,她还经常抽空帮助法官撰写法律文书,对于碰到的法律问题,她总是虚心向法官请教,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她进步神速,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法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市中级法院民一庭因为缺少书记员想从基层法院借调,就给当时主管民事审判工作的胡淑玲副院长打电话点名要借调陈质彬,胡淑玲副院长和许凤梅庭长都答复说“借其他人可以,借陈质彬不行,培养一个优秀的书记员不容易,你们借走了,我们怎么办?”

    二、“小质彬”原来很彪悍

    因为瘦瘦小小的,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喜欢称呼她为“小质彬”,但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个瘦弱单薄的姑娘胆量可不小。有一次她和同事去当事人家里给一起欠款案件的被告送达应诉手续,当场给被告李某做了一份询问笔录,被告的儿子王某也在场,态度很不配合,一直在阻拦李某在询问笔录上签字。陈质彬和同事耐心给他们解释了法律的规定,李某终于在询问笔录上签了字。回到单位后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她一个人上楼去办公室放案件的卷宗,没想到王某一直跟在她和同事后面,见她一个人上楼,王某趁门卫不注意也溜了进来,尾随她进了办公室。陈质彬问他这么晚还上来干什么,王某说:“刚才你们问俺妈的笔录让我看看,俺妈看了,我没看。”陈质彬说:“刚才让你看你不看,现在又跑这么远来看,你看吧,今天太晚了,明天抽时间给你们双方调解一下。”话还没有说完,王某突然把询问笔录撕掉抓在手里扭头就跑,陈质彬一把抓住他,试图将询问笔录抢过来,并大声说:“王××,你知不知道抢夺法院的卷宗性质很严重,快放手!”瘦小的她哪里是一个壮年男子的对手,王某将她从三楼办公室沿楼梯一直拖到一楼拐角处的锅炉房,但她就是死死拽住王某不放手,直到保安听见双方争执的声音赶过来,王某见来了人,使劲掰开陈质彬的手将笔录填进了嘴里,在保安的帮助下,陈质彬立刻将手伸进王某嘴里把笔录掏了出来。因为单位已经下班,保安拨打了110报警,在110要对王某进行处罚时,陈质彬将王某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问他想没想过这样做的后果,王某说这是已经去世的父亲欠下的债务,母亲李某身体不好,孩子又要上学,全家人都指望他一个人打工挣钱,他想着把法院的询问笔录撕了,就不用还钱了。陈质彬问王某:“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王某说:“陈法官,我脑子一时不清楚干了这事,现在我也不知道咋办,要是警察拘留我,公司也肯定开除我,俺一家老小可咋办啊!”说着,王某痛哭了起来。看着王某可怜的样子,想到他的家庭情况,陈质彬说:“惩罚你不是目的,你家的情况我已经看到了,刚才我也已经说了明天会给你们和原告方做调解工作,但是你不能试图抢夺法院的卷宗来逃避法律,这样是违法的,既然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你写一份检查吧,110民警那里我去说。”送走了王某,陈质彬回家把这事说给父母听,说她今天挽救了一个犯错误的人,结果却把妈妈吓哭了,说:“傻闺女,你真是憨胆大,他要是拿刀了怎么办?”陈质彬笑嘻嘻安慰妈妈说:“妈,我这不没事嘛,下次碰见拿刀的我就逃跑您放心了吗?”第二天,单位领导听说了这件事怕她害怕专门来慰问她,结果陈质彬满不在乎的说:“害怕?敢抢我的卷宗,估计抢我东西的那个人现在正在家里害怕。”至此,陈质彬同志又有了“陈胆大”的外号。

    三、爱审判、勤思考、追求完美的女法官

    自2010年被任命为法官以来,陈质彬同志开始刻苦钻研审判工作,虽然是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但是她深刻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和审判实践是有差距的,除了冷冰冰的法律条文,当法官还要了解风俗民情,知晓生活俚语,理解行业术语,掌握审判艺术,拥有调解耐心,陈质彬同志经常为了一个案件到当事人家中去家访,深入到社区搞调查,用追求完美的个性,百折不挠的韧性,将一桩桩案件办成了“铁案”。

    精确把握,庭审艺术气场足。别看陈质彬平时经常嘻嘻哈哈像个小孩子,但是一旦进入到案件里面,立刻就会变得严谨、缜密。开展群众路线的时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法院来旁听案件审理,刚好赶上的陈质彬主审的一起建筑施工合同案件开庭,原告起诉要求支付工程款,被告以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提起反诉要求用损失折抵工程款。原告提供了6组证据,各种合同十余份,购买建筑材料清单和记账凭证一百多张,银行汇款记录二十多页,被告提供了10组证据,工程款支付凭证30多张,质量问题报告单50多份,双方你来我往,开庭时间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中间穿插着各种建筑行业术语,书记员几次叫停要求当事人重复陈述以便记录,但陈质彬一直很好的把握庭审节奏,语气亲和又很有力度,法庭询问时犀利、精准,直接切中案件要害却又不留痕迹。庭审结束,旁听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对陈质彬的表现赞赏有加:“我们都听得头晕脑胀了,你还能如此思路清晰,看得出来你在庭前真是下了功夫,年纪轻轻地坐在审判席上真大气,这是我们旁听的最精彩的一起庭审。

    公正威严,力求胜败皆能服。“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是每个法官不懈的追求。一直以来,她以公正与效率为奋斗目标,力争每一案都胜败皆服,力争每一案办成铁案,尽力做到案结事了。陈质彬审理民事案件,大多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经济利益,说情人有之,送礼人亦有之,在金钱的诱惑和人情的冲击面前,她深深懂得,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法官地位的中立与诉讼程序的公正尤为重要,当事人可以接受败诉,但无法接受不公平,社会允许法律有漏洞,但不允许法官不公正。法官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不能为个人的蝇头小利而丧失法官人格与良知。她常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不能因人情而使的胸前的天平倾斜”。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3年,她在审理一起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原告是外地人,担心案件久拖不决或会偏袒当地人,刚立案他便打听陈质彬的家住在哪里,但陈质彬有个习惯,即从不告诉当事人她家的住址,没办法那个当事人在单位找到陈质彬趁办公室没人的时候塞给她一个厚厚的信封,陈质彬立刻马同时叫过来,当着同事的面告诉他“我们法官办案如果都收礼的话,想发财的早就发财了,可我们还有最起码的道德良知,希望你能尊重我们,信封你拿走,我这儿不兴这一套。”后来陈质彬让当事人在开完庭3天后就及时拿到了判决书,支持了原告30多万赔偿款,由于判决书论述有理有据,法律适用准确,对方肇事车辆和保险公司当场表示服从判决,不再上诉。最初给陈质彬送信封的当事人这次给她送来一面锦旗,陈质彬开玩笑的说:“这个真的可以收。”而那个当事人则说:“最初你不收信封我还以为我送礼送少了呢,直到拿到判决书心里才踏实,你这个小姑娘家家的法官,还真行!”

    提高效率,减少当事人诉累。老百姓打官司,图的是一个理,求的是一个快。为了多办案、办好案,陈质彬常说“一次能解决的事,决不让当事人跑第二次”,她总是提前一周把下周的工作日程排好,然后每周五下班前整理一下未结案件,因此即使案件再多,她也能有条不紊,这也是她能一直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的“秘诀”之一。白天开庭或调取证据,晚上就赶制法律文书,能在上午办完的事情,决不拖到下午,今天能结的案子,决不留到明天,经常是双方当事人刚达成调解意见,便制作调解书,双方当场签收。经常在郾城法院代理案件的律师都非常佩服她办案的干练、不拖拉,也常常会有律师在立案庭排队等号要求把案件立到她所在的庭解决。独立办案5年来,她从未有一起超审限案件,也没有因为案件久拖不久而被当事人投诉的情况。

    耐心调解,化解纠纷促和谐。民事纠纷,看似鸡毛蒜皮,但处理不好,小则拳脚相加,大则酿成命案。陈质彬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常常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遵循“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审判宗旨,找准案件的切入点,以“重技巧,重时机、重效果”为原则,凭女法官天然的优势,心平气和,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倾诉,入情入理入法的疏导讲解,化解一起起一触即发的矛盾。凭着练就的依法调解真功夫,把法律的睿智刚性与女性特有的细致耐心揉和在一起息纷止争。她曾处理过这样一件离婚案件,原告王某和被告李某是一对90后小夫妻,两个人未婚生育女儿美美后登记结婚,婚后又生育儿子洋洋,两个年轻人在家因为谁带孩子的问题经常争吵和打架,双方父母也因为各自偏袒子女而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发展为两个家族之间的斗争,女方王某一气之下向法院起诉离婚,李某为了斗气也同意离婚,开庭时双方家里都来了很多人,王某和李某都不愿意抚养孩子,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抢着要孩子,双方在法庭里互相谩骂指责,场面几近失控。这是一对不成熟的小夫妻,加上不明事理的父母,但是看着3岁的美美和1岁多的洋洋被大人们大闹法庭吓得哇哇大哭不知所措的样子,陈质彬心里酸酸的,她下决定要挽救这个小家庭。除了给当事人王某和李某做调解工作,她还找到双方父母和亲属耐心沟通, 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去当事人家中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从最初的被当事人冷脸以对,到最后的敞开心扉,王某和李某认识到了自己对待婚姻的幼稚,双方父母也认识到自己溺爱子女的错误,爷爷奶奶带着李某给姥姥姥爷认错并亲自把王某接回家,王某给陈质彬发短信说:“质彬姐姐,你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已经成了了不起的法官,当我们还在任性的时候你已承担起了社会责任,谢谢你的爱心和耐心,挽救了我的婚姻,让美美和洋洋有一个完整的家,我真的很佩服你,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法官辣妈,我爱审判也爱家

    法院的工作繁重复杂,陈质彬同志每年至少要审100多件案子,除了开庭,还要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外出调查,几乎每天都在加班,每晚都在写判决。而法院内部非常严格的“错案追究制”则让法官们每时每刻都像在“走钢丝”,一点都不敢大意,时刻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位法官都有各种各样的亚健康问题,2011年到2012年两年的时间里,陈质彬同志经历了三次手术,在与病魔抗争的时间里,她还一直在坚持工作,并在2013年初夏幸运地成为了一对双胞胎宝宝的妈妈。晚婚晚育的产假是6个月,所以城关法庭的全部案件都落在了庭长许凤梅的身上,许庭长身体不好,常年吃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很快就吃不消了。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刚刚出生的宝宝,陈质彬同志几经考虑,带着对孩子的无限愧疚,提前结束产假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母爱是最伟大的感情,为了不错过孩子的成长,她每天早上都要早早起床,给宝宝们喂饭后自己随便扒拉两口赶到单位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下班后陪宝宝们玩一会儿,也不管他们那么小能不能听懂,她总是很喜欢给宝宝们讲一讲每天的工作,“乖宝们,妈妈今天又调解了一对离婚的叔叔阿姨,他们家的小哥哥才5岁,妈妈不能让哥哥这么小就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你们说是不是?”听着宝宝们咿咿呀呀的回应,心里满满都是幸福。等到宝宝们都睡着了,她又打开电脑开始加班写白天开庭的判决。周末不用加班的时候,她还会给宝宝们凹一个帅帅的造型,拉风地推着双胞胎宝宝车出门去“遛孩子”,迎接路人各种羡慕嫉妒的注目礼。每天,她都像一个上满了发条的陀螺,在工作和家庭之间不停地旋转,问她累吗?她轻轻地回答说:“我热爱我的审判工作,我也很爱我的宝宝,哪一样我都不想放弃,所以只有把自己的能量开到最大,当个工作和家庭都称职的法官妈妈,太难了,有时候真想睡个三天三夜,但是睁开眼睛还得努力工作。”虽然有两个宝宝,但她没有因此耽误一点工作,2014年前11个月结案140多件,调解率达69.4%,她说忙碌的生活要求她提高工作效率,带孩子的琐碎培养她更有耐心,这位年轻的法官和年轻的妈妈,肩负两种社会角色一起在成长,共同在进步。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