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立冬第二天,小雨,有雾。上午九时,一行16人从姚村镇水河村选择了一条从未走过的路线登山,一路翻山攀崖,下午至石板岩南谷洞水库,由于当日坡陡路滑,耗费体力较大,大部分驴友选择了终止登山,有三名驴友另择路登山返程时迷路,最终也只能放弃,选择坐车返回登山始发点。
水河村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古代这里是洹河的发源地之一,森林茂密,水流不断,素有“天然森林公园”的美称。如今,水河村的水名存实亡,没有了森林,村里再也没有了潺潺流水。现在水河村利用坡地改梯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植树造林,发展生态农业,修整建立绿色旅游景区,努力还原一个曾经的水河。
水河村建有苍龙山风景区,景区内山峰层峦叠嶂,植被茂密。山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苍龙洞,供有龙王,洞内还有一潭泉水,号称神水,一年四季汩汩涌动,过往游客与香客取水品尝的络绎不绝。不知是不是我们的突然到访惊动了山上的龙王,登山不足半个小时,山上就开始飘起了小雨,落在身上,仔细辨认,竟似还夹杂有雪花,众驴友惊呼此是否为今冬初雪。
冬季登山,驴友已身换厚装,感觉有几分臃肿。冬天的雨打在脸上冰凉冰凉的,滋生怅惘,远没有夏雨的浪漫和秋雨的诗意。自古文人墨客喜欢用雨来表达和修饰感情,看多了,总觉矫情。当自己置身雨中,却真的亦会想到一些往事,一些朋友,心好象也有一些潮湿。
“我愿撑一把油纸伞,与你踏雨结伴而行,寻觅那梦里曾出现过的地方……”人生境遇不同,雨中的感受也就各异。
此次选择的登山线路较为险要,带队的驴头也未曾走过。一路坑坑洼洼,崎岖难行,特别是途中攀登的多处断崖峭壁更是让人心生怯意。风一阵紧似一阵,雨骤下骤停,踩着潮湿的泥土,攀过冰凉的石崖,磕磕绊绊,终于到达苍龙山顶。
走至小苍龙庙,山顶忽然起雾。原野、高山、树木、房屋都被薄雾所笼罩着,一切都那么的朦胧,如梦似幻,轻盈曼妙。大自然的这份朦胧美是这样的让你如痴如醉,心感愉悦,乃至忘了心中的纷杂烦扰,似乎自己亦融入其中。
通往太行平湖的下山路也十分陡峭难行,每个人的裤子上都沾满了泥土,有的驴友究竟摔了几跤都记不大清楚了。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双手紧抓、紧扶、紧按……,或坐、或趴、或蹲……极尽各种姿态。
雨势渐停,雾娃娃也如同玩累了似的,悄悄地走开了。雾后,天蓝了,山清了。山涧里,黄的、红的、绿的,枝叶尽显娇媚和勃勃生机,仿佛秋姑娘又重回人间。眼前的世界经过了雾的洗涤后变得格外的澄净,连同这清新的空气,恍若隔世。
下午2点全体到达太行平湖休息吃饭,饭后大部分驴友由于体力透支过度,选择坐车返回登山点。我与驴头和另一位驴友三人坚持要走回水河村,但是我们三人在返程翻山一个多小时后竟发现走错线路,不得不再次返回太行平湖,却已时至傍晚,为安全起见,遂不得不放弃登山。
晚上6点30分,回到市区,夜幕降临,路灯已泛起黄光。下车后,冷风吹着湿透的衣背,寒冷彻骨。路边饭店飘来阵阵菜肴散发的香味,勾动了肚子的咕咕声,回家的欲望愈发强烈。
冬季第一次登山,虽苦犹乐,虽苦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