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尹应哲,在全国法院系统和南阳市可谓家喻户晓。他是全国模范法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首届“平安河南”十大人物、南阳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十佳”好干部和“感动南阳年度十大人物”;他是一名法官,19年来一心为民、公正办案,用自己的切实行动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信赖和交口称赞;他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与病魔抗争12载,却乐观向上、坚强如刚,比正常人更加努力地工作,用生命与时间“赛跑”。
精益求精:从门外汉到“法律专家”
1986年,尹应哲从郑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回到家乡南阳,在当时的地区粮食局当了一名技术人员。几年后,28岁的尹应哲就晋升为单位的中层干部,可谓前程似锦。但他怀着对法律工作的向往和为社会正义献一份力的赤子情怀,毅然放弃了经过数年努力获得的优势和机遇,1994年底,通过统一招录考试进入市中级法院工作。
进入法院工作后,尹应哲没了职务,成了司法战线上的一个新兵,但他无怨无悔。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和内容,“不服输”的尹应哲,刻苦钻研法学理论和审判业务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业余生活中主动通过法律专业书本汲取营养。他所作的读书笔记和心得摞起来有一米多高,所阅读的书籍都用不同的笔迹做满了批注。1998年,尹应哲用三年时间读完了法律本科全部课程,获得了法律本科毕业证书。尹应哲说,“法官这个职业让自己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想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做一点事情。”这句话,在常人看来可能会觉得是一句空话、大话,但是从尹应哲嘴里说出来,却是那样的朴实与真切。
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2002年,已具有审判员资格多年的尹应哲参加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和很多科班出身的专业法律人才及浸淫法律多年的大牌司法工作者同台竞技,并取得全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大量的阅读,奠定了尹应哲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适应审判工作需要的完备知识结构,使他很快成了业务工作的“专家”和同事们心目中的“老师”, 一些领导和同事遇到问题经常向尹应哲请教。
今年6月份,尹应哲应邀到北京,为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和赔偿办法官上课,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工作体会,并受到最高院江必新副院长的亲切接见。
公正司法:用行动让群众信赖
从事审判工作的第一天起,尹应哲就为自己定下一条铁的准则:“无论如何都必须严守公平正义的底线,绝不能让任何一个案件出现不公正的结果!”19年来,经尹应哲所办的案件没有一起错案,更没有收受过当事人一件礼品,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
尹应哲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跳舞,从不出入商业性娱乐场所,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慎独慎微,防微杜渐。
2010年年初,尹应哲前往桐柏县,为一起长达7年的劳动纠纷案取证,一路颠簸,临近中午才赶到现场。当事人非常感动非要请他们吃饭,可尹应哲深刻体会当事人的难处,委婉拒绝了。一行三人在路边简单吃了碗面就开始了艰难的调查、取证。尹应哲和同事从中午一直忙到晚上,重新取证总算有了进展,当事人感动得双眼含泪,硬是订好了饭店,拦在车前不让他们离开,一定表示感谢,但尹应哲还是谢绝了当事人的再三恳求。
作为一名法官,时刻面临着权力、金钱等各种诱惑,稍有不慎便会失足。在这些诱惑面前,尹应哲始终不为所动。也经常遇到一些当事人要求“表示表示”的情况。可是,他却告诫当事人:“如果你要谋求正当利益,你没有必要送礼。如果你要谋取不当利益,你送礼也没有用。”
2006年,尹应哲审理的一起再审案件。在一审过程中因办案法官受当地政府影响而进行了不合规定的调查取证,做出了不公正的裁判,引起原告申诉。再审过程中尹应哲坚持以法律为准绳的公正原则,顶着各方压力,以法院一审调取的证据不符合依照职权调取证据的法律规定而坚决予以改判。从事审判监督工作的12年期间,尹应哲慎重对待没每起案件,始终以一名法律人的“良心”守护着法律的公正。
2009年,尹应哲到行政庭工作后,时刻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办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厌其烦地与各方当事人反复沟通,力争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精品。5年来,尹应哲共办理行政案件198件,经过协调撤诉46件,一个个案件的公正处理,让每位接触过的当事人都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很多当事人甚至慕名要求尹应哲办理自己的案件。
坚强如钢:全身心工作与时间“赛跑”
尹应哲是个刚强的汉子,可是命运好像故意捉弄了这个刚强的汉子。
1995年,尹应哲刚出生的儿子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并伴有智力障碍,对于初为人父的尹应哲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打击。尹应哲四处寻医为儿子治病,每天晚上让儿子坐在自己的膝上为儿子读唐诗、读儿歌,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终于在爸爸读唐诗的时候,儿子可以说出诗句的最后一个字,慢慢的能说出两个字、三个字、整句诗,乃至整首诗……。如今,儿子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还能自己坐公交车上学。
就在一家人的生活随着孩子的长大一天天出现转机的时候,2002年,又一个不幸降临在了这个普通的家庭,正值壮年的尹应哲被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面对这晴天霹雳般的巨大打击,时年37岁的尹应哲陷入了深深的痛苦绝望之中,但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很快的从绝望和痛苦的边缘走了出来。他说,“如果我真的就只能活那么短的时间,那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我活一天就得有一天的价值。”就是这种对于生命的紧迫感,对于家庭的责任感,作为法官的一种维护公平正义的强烈使命感,给了尹应哲支撑自己挺过去的信念和勇气。
经过了3个多月四个疗程痛苦的化疗之后,尹应哲又重新回到了自己心爱的审判岗位,又像正常人一样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病号看待过。患病期间,他先后办理各类案件800余起,无一错案,无一导致矛盾激化。他制作的判决书,多次被评为全市法院优秀法律文书。尹应哲所办案件数量和质量多年位居全庭第一,今年前10个月尹应哲共办理案件68件,不仅办案数量全庭第一,所办案件数更是超过了全庭平均办案数的50%还多。
为了工作,尹应哲经常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有时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妻子曾心疼地劝他多休息休息,尹应哲却笑笑说:“即使我的‘那一天’到了,我希望我是倒在法官的案头。”
尹应哲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媒体报道后,他主审的一起案件中,为房产打了4年多官司、势不两立的双方当事人都被他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一方主动要求撤诉,另一方主动提出和解方案,显示了其巨大的精神感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