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汝河,是孩提时一个年龄大点的同学告诉我:“如果把汝州城里压着大蟒蛇的塔寺的一个橛子拔了,汝河水就能把城淹了。”害怕极了!稍微大了得时候,跟着大人看了几次汛期发大水,但更多的是在枯水期徒涉水中,捡个石头,捉个小鱼小虾什么的。虽然对她还多多少少保持点敬畏,但始终认为她不过是比洗耳河大一点的一条普普通通的河。生长于她的身边,工作在她的身边,经常漫步在她的身边,看看天上的天鹅鸿鹄鹭鸶,草滩上的牛羊,浅浅一湾上偶尔漂着的捕鱼小船。直到有一天,在靠近高速公路引线的汝河桥上看到一个宣传版面,上面说:汝河作为南宋和金的边界,曾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打开史书,岂止在南宋,早在春秋争霸时期,汝河就长期作为楚的边界,涉过汝水, “问鼎中原”的故事就发生在五霸之一楚庄王身上。长期以来,以为只有如长江、黄河这样的气派才有资格作天堑,不想你也跻身其中!汝河,在你的历史中,究竟扮演过什么角色?
按照北魏大地理学家、曾任鲁阳郡(治所在今鲁山县)太守的郦道元在《水经注》里的说法,结合今人的考察,大致可以画出以下轮廓:古代的汝河只有一条, 发源于今嵩县车村, 流经汝阳、汝州、郏县、宝丰、襄县、叶县、舞阳、郾城、西平、上蔡、汝南。历史上曾经三易河道,并于700多年前在元朝从舞阳分流,上游为北汝河,下游为南汝河,且南汝河已改源头为泌阳的瀙水。以今人的算法,嵩县到襄城、流经的北汝河全长为五百里,曾作为汝河一部分、流经五县的南部汝河应该也相差不远,故南北分流前的汝河应该称得起是一条千里大河了。在上古时代,汝水被称作汝海(为行文方以后主要用汝河相称),盖因其有千里之长,宽阔处有数十乃至百里,其浩瀚只能让我们展插上想象的翅膀了。因其大,而占鱼米之利,则人民富足;因其产金,不但利民,最重要可以充实政权的府库。同时,大河带来的大的水患也让历代统治者头痛不已。黄帝的足迹曾经遍布汝河流域,比较著名的有黄帝在襄城首山采铜,两次到汝州崆峒山访问广成子。不久的以前,我还对黄帝到我们家乡及家乡附近的这里那里持怀疑态度的,认为乡人多多少少有点拿古名人为自己贴金说事的意思。还设想过,即使黄帝果真来过,也不过是公务之余游玩散心,排排銮驾、奏奏钧天,和广成子这样的高人谈谈玄,可能还要吃吃水鲜,满载而归。
但当我知道汝河曾经那么大,大到让统治者不敢小觑的时候,看法彻底转变。从黄帝(公元前2697至前2599年)时期算起讫今近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上,诞生了(黄)河洛(河)文明的河洛地区,在公元1279年北宋王朝寿终正寝前,有三千年是华夏民族的政治中心,只有百里之遥的汝河以及汝河地区的人民的安定,对统治者政权的稳定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日理万机的黄帝在汝河边的一个大泽中到那个叫崆峒山的小岛上听广成子讲养生治国大道理的时候,我想其另外一个藏在心里不说目的一定是“要把汝河的事情办好”,进而实地调研,这才是对自己的统治和对汝河人民现实利益的关切。虚实结合,这才是一个大政治家应有的风范。汝阳牛头山被考证出是夏朝的开启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专家大禹的 “汝河治理工程指挥部”,禹的足迹也遍及汝河且留下了大量的民间传说,这是汝河对古时期华夏文明的重要性的又一个有力佐证。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相国管仲对桓公说:“楚有汝、汉之黄金,而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此阴王(富与王相等)之国也。”可见汝海之富,是楚国的经济命脉所系;战国时代的荀子著书说“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把汝河颍河同长江汉水等量齐观了;西汉辞赋家枚乘写到:“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景夷之台在今湖北南部的监利县,离汝河有千里之遥,肉眼当然看不见,显然是展开美好的想象,汝河和荆山、长江、洞庭湖显然是作为一种美丽的地标性事物加以赞颂。唐朝诗人孟郊的“汝水无浊波,汝山饶奇石。大贤在此君,佳士来如鲫。”虽是诗的语言,但很能说明汝河流域是特别适宜人居之地,所以广成、巢父、许由、元丹丘、孟诜等诸高人才来此隐居修心之地,也难怪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苏辙、黄庭坚这些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等一的文人,无论是在这里工作,或游历,都对此流域的景观人文发出过倾心的赞美。
舞阳贾湖出土的有着八千年历史的七孔骨笛把世界音乐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年,该处同时期出土的同样有着八千年历史甲骨契刻符号被认为是殷墟甲骨文的发轫;在汝州阎村出土的谜一样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体现了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的最高成就,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传说中的仪狄造酒和有文字记载的杜康造酒都发生在汝河流域;在东汉时期,重阳节也在汝海流域的上蔡县诞生了。无论是天工造化的汝石,还是人工烧制的汝瓷,还有集古代书法大成、刻于石上至今闻名天下的汝帖,都是灿烂的国之瑰宝。特有的汝河流域之文化孕育出中国的曲剧,这里是白蛇传的传说地和梁祝文化的发源地。它们在汝河流域荟萃,是偶然,还是必然?
汝河流域是周、叶、梁、许、袁、蔡、邵、翟、袁、蔡、陆、柏、汝等诸多姓氏的发源地。汝河流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黄帝的元妃、丝帛业鼻祖嫘祖、商初名相伊尹、孔门七十二贤之漆雕开、漆雕从、漆雕侈、漆雕凭、曹恤、秦冉等六人、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丞相李斯、西汉名臣韩安国,东汉著名的经学家、词汇学家、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许慎、唐朝时期的宰相孙处约、姚崇,世界食疗鼻祖《食疗本草》的编纂着孟诜、北宋大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直到现代宝丰裔美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崔琦。
广阔的汝河流域为王侯将相提供了舞台。在汝河称帝黄帝之孙颛顼,过汝水进窺周鼎的楚庄王、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楚汉争霸时划定“楚河汉界”汉界的侯公、西汉名相申屠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冯异、臧宫、铫期、傅俊,三国时的曹操,宋之岳飞、牛皋,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及其重要谋士牛金星等或生于斯,或来于彼,都曾在这里叱咤风云过,其中刘秀指挥的昆阳之战为推翻王莽政权奠定了基础;岳飞大战金兀术于郾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岳飞、牛皋等将的汝河抗金为中华民族文化薪火在南宋的传承进而创造出空前的文化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李自成在汝州长埠街一举击溃明朝主力,进而灭亡明朝,改变了我国的历史走向。
在自然破坏和人工影响下,今日,地处正源,被割断了与南汝河联系的北汝河,已失去了国家级大河的地位,成为淮河的二级支流,不再有千里之长百里之宽,海之名已让我们这些汝河儿女难以启口,许多河段已化为几米宽几尺深的小溪,航运史已在几十年前悄悄终结束,汝河文明悄然隐于黄淮文明的背后。五百里北汝河道上,汝阳八大景之汝水拖蓝、紫逻石潭、龙崖夜雨,汝州八大景之崆峒烟雨、温泉晓霁、汝水横舟,郏县八大景之汝水秋声,襄城八大景之汝水虹桥,大多在岁月的沧桑中和风雨的侵蚀下,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所幸的是今日之汝河流域,不再以天堑的形式,不再作为国与国或者民族政权之间的边界,汝河人民不再因为住在南北咽喉、四战之地被战乱蹂躏。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对大自然的再认识之后,汝州以及这个流域上的汝阳、郏县、襄城等地先后对辖区汝河流域进行了治理,又形成了或者即将形成新的景观。
亲爱的朋友们,我把她的历史已经告诉了你,承载在灿烂文明的汝河流域,当你要践踏她的时候,请你想想她曾经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