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彭雪枫将军

  发布时间:2014-10-31 10:21:36


    九千里山河任英雄驰骋,七十年岁月凭时代缅怀。2014年9月13日,彭雪枫将军殉国70周年纪念大会在将军故乡南阳市镇平县举行。在此我们追溯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向英烈寄托我们的缅怀之情。

    1907年9月9日,彭雪枫同志诞生在河南省镇平县城南七里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大革命时期,他在党的影响教育下,接受了马列主义,投身“五卅”运动。一九二五年五月加入共青团,一九二六年九月转入共产党。他积级从事学运、农运、兵运、组织参加了北京南苑暴动,成为北京东城区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和地下党负责人。一九三零年五月,他奉命到红军中工作,历任红军大队政委、支队长、师班委、师长、江西军区政委、中央军委第一局(作战局)局长、纵队司令员等职。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披坚执锐,首登长沙城,喋血八角亭,歼敌娄山关,直下遵义城,四渡赤水,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攀登大鼓山,通过大草原,鏖战直罗镇,他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绩卓著,不断成长为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

    抗战爆发后,彭雪枫到豫、鲁、皖、苏等地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游击队,创建抗日根据地,与日军展开游击战,壮大了抗日武装队伍。1938年9月30日,他率两个新兵连373人,向豫东地区挺进,多次与活动于睢县、杞县、太康一带的张震、萧望东部配合,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声威大振。随着抗日队伍的壮大,1939年,彭雪枫率部继续向东挺进,建立了以永城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11月26日,在河南杞县傅集成立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彭雪枫亲自兼任校长,先后历经抗大第四分校、雪枫军政大学、华东雪枫大学、华东军事政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后来成长为我军著名高等军事学府——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1940年,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6支队在运河线、黄泛区,北靠陇海路、南跨涡河间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并进入皖东北地区,与淮北路东地区活动的部队会合,组建了骑兵团。1942年—1943年,彭雪枫与邓子恢、张震、吴芝圃等在洪泽湖地区坚持敌后抗日战争,纵横驰骋,浴血奋战,取得了著名的33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1944年,日军发动中原战役,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攻陷了郑州、洛阳、许昌、郾城等38座城池,中共中央决定向河南敌后进军,向国民党收复失地,彭雪枫奉命西征。1938年至1944年,彭雪枫麾下的新四军第4师进行了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万8千余人,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9月11日,在河南夏邑东八里庄围歼李光明的战斗中,彭雪枫将军亲自指挥战斗,正当战斗胜利结束时,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彭雪枫同志被中共中央确认我军33位军事家之一,是我党我军著名的青年将领。他是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自1925年献身革命,二十年如一日,“对党忠贞,为民赴汤”,“功垂祖国,泽被长淮”。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誉为“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在彭雪枫的家乡河南南阳镇平县,专门修建了“彭雪枫纪念馆”,1984年9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雪枫中学”被确定为南阳市重点高中。1994年在诺曼底登陆50周年之际,英国女皇批准将《威尔克圣宝剑》转赠给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彭雪枫墓园,以纪念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民族解放做出的卓越贡献。

责任编辑:赵艳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