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用生命谱写奉献之歌

  发布时间:2014-10-28 10:40:05


    赵克伟,男,汉族,现年44岁,中共党员,二级法官,1988年河南省司法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西华县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执行庭副庭长,现任西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政委。

    2004年5月,赵克伟因积劳成疾患上了重度肾病。9年来,他历经4次病危,仍带病坚持工作,执结案件900多起,执行标的3000多万元。他“清廉、为民、务实”,多次被评选为省市“优秀基层政法干警”,荣立三等功一次。2012年被周口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中原卫士”。

    踏实工作,积劳成疾

    赵克伟常年在外办案,难得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本来90公斤的他,骤然降到65公斤。一天早上,他拿着公费医疗本正准备去医院时,一位从郑州来的姓李的老人跪倒在他面前,诉说西华县艾岗乡人蔚某汽车肇事致其伤残,申请法院执行其22万元赔偿款。老人因家贫,是沿路乞讨来到西华法院的。赵克伟扶起老人说:“你的案子我马上办。”他立即到当地派出所查户籍,走访群众20多名,得知被执行人蔚某在厦门市开出租车,赵克伟立即赶赴厦门,一个星期就把钱执行了回来。

   2004年5月16日,赵克伟请了一上午假准备去医院检查身体。又一个执行案件的申请人刘某火急火燎地来找他,说被执行人苏某在广州有一辆大客车,正准备卖掉躲到西藏去。他急忙带领干警火速南下,去医院看病的事又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5月28日下午,赵克伟从洛阳办案回来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准备把最近两次异地执行案件的情况写成材料,同事们见他久不作声,连呼“赵庭长”没有应答,才发现他昏迷不醒。同事们立即把他送到医院。经过紧张抢救、检查会诊,得出初步结论:他患的是重度肾病。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赵克伟住进了医院,医生对他说:“彻底治愈这个病,需要长期住院进行系统正规治疗。”赵克伟说:“我才36岁,正是工作的黄金时期,怎么能长期躺在病床上呢?与其这样活,还不如干着死!”

法院的领导来到医院探望他,赵克伟像劝说被执行人那样对领导软磨硬泡:“我的身体好多了,待在这里快把我憋闷死了,回去上班,活一天干一天我心里也好受些!”

赵克伟出院重返工作岗位,玩命一样投入工作。2006年12月,赵克伟带领执行人员前往温州执行王某诉某汽运公司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办案途中,赵克伟血压升高,双腿浮肿,同志们劝他休息,他说:“王某已经成了植物人,等着咱拿回救命钱呢。”他忍着身体的不适,带领干警一家货场挨着一家货场地寻查肇事车辆,第二天,他们一直追了200多公里,才成功扣押了车辆,被执行人终于履行了义务。

    2008年9月,赵克伟开始实施血液透析。为了方便治疗,医生在他的脖子上、胳膊上交替埋下透析用的针头并外露着软管,不能拔掉就用一块纱布包着。他的坚强和奉献精神不仅激励、鼓舞干警攻难克坚办案件,而且也打动、感化了被执行人中的“钉子户”,使一批“骨头案”、“难缠案”得以执结。  

    不畏艰辛,攻克难案

    2013年1月,法院受理了王运停申请执行王电权、粱战立、梁水强雇员受害赔偿案。被执行人王电权身体有残疾,双腿行动不便,法院判决的6万多元赔偿款无力履行。面对执行困难,赵克伟并没有气馁,他仔细阅卷,反复思考,终于寻找到负连带责任的一方作为执结案件的突破口,让当事人拿到执行款。

    赵克伟善于办理疑难案件,克服案件执行难。2014年5月8日,西华县XX房产建筑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执行XX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侵权一案。该案涉及西华县重点项目工程——富士康实训基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赵克伟受命负责此案,通过认真阅案,实地勘查,走访群众,最终找出矛盾的焦点,并详细制定执行方案,同时向双方当事人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XX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慑于法律的威严,终于将影响施工的建筑设备搬离,确保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赵克伟在执行庭干了14年,手上无积案。不论严冬或酷暑,他和同事足迹踏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功办结了一起又一起起执行案,没有一起当事人上访的,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责任编辑:赵艳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