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法庭处在司法审判第一线,是化解和调处矛盾纠纷的最前沿。全面加强法庭工作,对于加强基层审判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郏县人民法院院长王民克上任以来高度重视,要求分管领导具体抓,基层法庭负责人搞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法庭办公条件得以改善,队伍素质得到提高。
强基础建设,为法庭搭好台。近两年,郏县法院按照标准,新建了薛店法庭、冢头法庭两个新址,现均已投入使用,目前共有四个人民法庭。院机关为每个法庭配备了警车、电话、电脑、空调、复印机等办公装备。人民法庭设置了审判庭、调解室、立案庭、接待室,法庭从外观设计到内部功能都满足了审判工作的需求,保证了法庭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积极响应省高级人民法院号召,大力开展人民法庭“五小”工程建设。人民法庭在院党组的支持下,建设了小食堂、小宿舍、图书室、活动室,一些人民法庭还在院内空地种植了瓜果蔬菜,改善了法庭干警的生活条件,丰富了法庭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调动了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重管理,提升法庭软实力。针对基层法庭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等现实情况,院党组以增强凝聚力为导向,采取倾斜政策,充分调动法庭干警干事创业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法庭的“软实力”。政治上,院党组给予高度重视,去年解决了两个法庭庭长的职级待遇问题;同时考虑到法庭干警早出晚归,规定法庭干警不参加院机关的点名。业务上,重视法庭干警的培训工作,组织干警到省法官学院参加初任法官培训、基层法庭庭长轮训,提高干警的司法能力和业务素质水平;对新颁布出台的法律法规及时组织干警进行学习,通过进行案件质量评查等多项措施,激励法庭干警不断提高庭审驾驭能力及裁判文书制作水平,生活上,密切关心法庭干警,院党组经常与干警谈心交流,询问干警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干警反映的问题,确保干警工作生活无后顾之忧。
拓宽服务层面,满足群众需求。法院四个人民法庭努力克服案多人少的困难,积极推行电话预约立案、预约开庭,最大限度地方便当事人;人民法庭全部在门口醒目位置悬挂一块便民“小黑板”,在“小黑板”上注明法庭工作人员姓名、今日动态、联系方式等,并为群众留言预留位置,每日更新“小黑板”内容,记录群众留言,及时安排法官回复联系或预约接待;在部分乡镇设立便民联系点,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纠纷,受理群众诉讼,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加大巡回办案力度,对涉及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可能影响稳定的案件,法官走出法庭,放下法槌,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村社区,把法庭搬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拉近当事人与法官的距离,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树立法官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