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做自己心灵的麦田守望者

  发布时间:2014-10-10 10:41:38


    近来,在与同事闲来交流中,无意间谈到了关于“信仰”问题,猛地唤醒了那沉睡已久的心灵。

    久久浸润在社会这个复杂的有机体里,由于太多的习惯、太多的顺从与认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造就了太多的麻木与漠然。当我们不经意的停下脚步,却发现自己不知何时早已迷失在这漫漫路途中,发现自己的内心竟空空如也。于是慌乱、困惑、迷茫便接踵而至。我想,追根溯源,在于我们自己内心信仰的缺失。

    在这个日渐纷繁复杂多元化的时代,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选择,于是我们开始慌不择路,开始盲目的前行。理想和信仰逐渐成为了一个被嘲笑的词汇。太多的太多被人们物化,被人们当做幸福的寄托,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社会的脚步也越来越快,而我们的心却被抛在了后面。每一代人的成长其实都不易,这个社会逼着我们必须成功。让人望而却步的房价,象征身份的车子和体面的工作,压得一代又一代快速成长起来的人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婚姻都成了牺牲品。

    于是越来越多的我们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下丢掉了信仰,丢掉了理想,渐渐地变成了现实主义者、功利主义者。人们过度极端的展览着生存,同样极端的遗忘了内心本应坚如磐石的东西。

    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是不是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被我们落在身后的灵魂,拾回被我们丢掉的信仰。国学大师梁淑溟曾写过人类面临的有三大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便是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的便是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其实,这很简单,只是你要不要的问题。

    当我每次外出,看见清扫街道的环卫工,我都会怔怔地看上许久,直到他们从我的视线消失,不为什么,只为那份专注与知足。任何内心踏实安然的人,都是令人感动的。这份笃定是我们多少人所缺失的,而这与财富、与地位、与任何粉饰的东西都无关。我们的身边其实一直都不乏这样的例子。

    联想自己,与千千万万个毕业生一样,我走进了社会,并幸运地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从毕业前对工作对未来的担忧到工作后的迷茫,我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我承认我还没有将自己完全融入进这神圣的司法事业中,还没有找到作为一名司法工作人员应该有的信念和品格,但每天我所看到的、经历的、感受的并耳濡目染的一些东西,在我心中不停的发生着碰撞。我希望这是一个酝酿的过程,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个等待着破茧而出的过程。同事、前辈们心中对法律的尊重和坚持,敬业的精神和为民的情怀,那种亲切感与尊敬感、质朴感与崇敬感交织成的一个个立体形象,不正是一名法律人应该具备、应该追求的吗?他们用自己的真诚质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忠诚为民诠释着作为一名司法人员心中那最崇高的信仰,在司法这片原野上忠诚的做着自己精神上的麦田守望者!而那些无视法律、无视纪律的个别人员也正是内心缺乏这样的信仰,才渐渐走上了不归路。在司法这条路上,我才刚刚起步,为了心中那份最最朴实的信仰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吾将上下而求索”……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人总是要不断思考,反思自己,懂得知止并付于实践,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不断创造精彩,才会充满活力,让理想和信仰不再是奢侈品。不管平日的生活还是今后的工作,要坚定从容的前行,要做自己心灵的麦田守望者,从而去拥有一个漂亮的人生!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