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我的眼前时常浮现出那一幕幕旌旗猎猎、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画卷。可以说,在冷兵器时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而那一座座雄关险隘,也仿佛丰碑一般矗立在国人心中。你看,那居庸关、雁门关、嘉峪关、镇南关、娘子关……在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中,山海关作为众多关隘之首,无疑更能牵动着我的心弦。
从小说和史书中看多了名将袁崇焕抵抗清军劲旅的故事,他一腔“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的雄心壮志让人顿足扼腕;也一次次再现了吴三桂陈圆圆那唱不完的爱情故事,“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在江山美人之间艰难抉择时的彷徨和无奈。每每念叨起山海关,我的眼前总能浮现出那巍巍关隘上的猎猎朔风,想起那撕心裂肺的声声呐喊,想起老龙头那迷人的落日余晖,想起那关内的一马平川和关外的千里沃土,想起那“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水上长城。可以说,没有一座关隘能让我这样魂牵梦绕,牵肠挂肚。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我独自来到了山海关。当我如梦幻般的站在城墙上边,放眼四顾,那一块块斑驳的青褐色的城墙砖宛若饱含无言的沧桑,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难忘而血腥的历史,那段挥之不去的故事。这一刻,我的思绪宛若静止下来,柔肠百结,置身于千里红尘之外。
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以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发生了数百次的战争。百闻不如一见,不亲临其境,不到山海关你就体会不到那古战场的肃杀之气。也只有登录万里长城的起点,你才会蓦然间被它巍峨、险峻、雄伟、恢弘的气势所震撼。你的心绪也才会痴迷于那山、那水、那城、那墙、那楼阁之中。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城门,并伴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可以说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它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放眼望去,巍巍长城逶迤西行,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消失在苍茫迷蒙中。
城楼上那苍劲有力“天下第一关”几个大字分外夺目,熠熠生辉。城墙上楼台高耸,琼阁参差,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溢万古之清幽,烁千秋之华彩。城墙上戍楼林立,大约千米左右便有一楼台,极目远眺,甚为壮观。城墙为大型青砖砌筑,用石灰和糯米汤等物质浇铸,历经千百年风雨之侵袭腐蚀而不倒,实堪令人叫绝。登城远望,不尽风光尽收眼底。那关内的楼群,关外的沃土,关南的沧海,关北的群山,尽皆在视野中飘逸。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可以说,这座城池在这里浓缩着千年历史,闪现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侵略的无上豪情。
下得关来,不远处就是老龙头,这也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它一半在陆地,一半在海上,就像巨龙一样昂首探入大海,仿佛遨游于万里碧波之中,山海关老龙头也因此而得名。此城为明代的一座海滨要塞,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于城墙盘桓之中,澄海楼、把总府、海神庙坐落其中,异彩缤纷。石城上最有名的建筑是澄海楼,澄海楼临海而建,登临城楼,胸襟万里,极目沧海,碧波连天。远处巨轮闪闪,渔船点点,近处游船穿梭,游人如织。左边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右边则是浩瀚无垠的大海。极目远望,眼前波涛汹涌、碧水连天。步下楼台,向大海走去,便是靖卤台,为明嘉靖44年所建,是防御倭寇侵扰的敌台。登台可观四海,倚楼可望八方。海中有一座海神庙,朱栏玉砌,犹为清幽,大有“天地涵谷百川入,晨昏浮动雨潮来”之神趣。
沿着一条长长的石阶梯走下去,便是海滩了。可能是因为天气比较冷的缘故吧,越往海边走越是安静。大海已在眼前,我小心翼翼走到沙滩上,望着前方的大海,聆听着海浪拍击沙滩的哗哗声。站在海滩上,阵阵冷气袭来,别有一番韵味。
来到山海关,不能不到孟姜女庙。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孟姜女哭长城这个美丽的传说最为著名,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万里长城脚下,山海关边。相传秦始皇时,因为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和孟姜女新婚刚刚三天,新郎范杞梁就被迫征为民夫到北方修筑万里长城。不久,他因饥寒交迫累倒在城墙脚下,尸骨被埋葬在这里。而远在家乡的妻子孟姜女,怎么也放心不下,身背为丈夫做的御寒棉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最终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在丈夫死亡的地方,她痛哭三日三夜,这段长城在孟姜女悲戚的哭声中轰然坍塌,露出范杞梁的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至今,在附近的孟姜女庙中,还镌刻着这样一幅有趣的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故事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人美好的祝愿和向往。
此时的山海关上,游人很少,宽阔的城道上只有我一个人默默的走着。抚摸着这古老的城墙,我仿佛看到三军将士呐喊中的刀光剑影,聆听着鼓角争鸣。夕阳下的燕山和寂静的古城墙仿佛在隐藏着一种力量、一种凝重。这沉默的下面积蓄着未知的勃发,未知才会令人向往,更让人敬畏。也为这昔日“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古战场增添几许凄冷与柔情。耳边又一次聆听着纳兰容若那充满无穷意境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故园无此声,夕阳西下,我最后再远远眺望一眼山海关。今夕何夕?心惊梦境?何处是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