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怀念酱豆的日子

  发布时间:2014-09-18 11:30:19


    想起酱豆那久违的香,想起多年前吃酱豆的日子。

    那时奶奶还在世,每到夏天,她老人家就会精心挑选好黄豆。用簸箕和筛子一遍又一遍的除去里面的尘土和豆皮,把里面的碎豆、烂豆挑拣出来,直到没有一点杂质为止。将黄豆放入锅内翻炒,直到炒成深黄色,就算是炒好了。炒黄豆的时候,也是我和妹妹最开心的时候,可以悄悄的抓上两把,放在口中慢慢的嚼。有时候还会将黄豆伴着白糖和食盐一起送入口中,那香香的味道和那“咯嘣咯嘣”的嚼豆声,实在是难以形容。等黄豆炒好后,再放入盛满清水的大盆内进行浸泡。黄豆经过水德浸泡后,不久就变的异常饱满,圆鼓鼓的,十分令人喜爱。

    黄豆炒熟后,下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晾晒,将黄豆从水盆中捞出,在太阳下进行晾晒。等晾干后,拌入炒熟的面粉,搅拌均匀。再放入斗盆内用蓖麻叶或者梧桐树叶进行捂盖、发酵、霉变。等到黄豆长满一层淡绿色的毛毛,这时就可以下豆了。

    挑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奶奶就掂着小脚把小院打扫干净。用柴火将锅内的清水烧开,将八角、茴香、食盐、花椒、姜片等放进锅内煮。当调料渗入水中后,再把霉变的黄豆捏碎,放进干净的斗盆内,将提前揉碎的干馍轻轻放入黄豆内,最后再将洗净的西瓜或者番茄用刀一块块削开放入盆内,精心进行搅拌,直到均匀为止。等这一切程序进行完毕后,将斗盆的上沿用细棉布扎紧,防止进入苍蝇。搬到墙头上,将其放在阳光下进行晾晒。晒酱需要充足的阳光,将酱盆内多余的水分蒸发出去,同时黄豆也慢慢的改变颜色,做好后的酱豆颜色深红,酱味浓郁,沁人心脾。

    记得那时,农村的经济条件还不是太好。特别是在冬天,根本没有青菜可吃。家家户户为了解决吃菜难问题,都要泡制一坛或者两坛酱豆,有西瓜酱,有番茄酱,还有冬瓜酱。一不小心,有时还可以从中吃出一两块西瓜皮,咸咸的,软软的,口感十分好。每到吃饭时,奶奶都会掀开酱盆,用小勺子挖出半碗酱豆,切点葱花,洒点香油,就成了一家人下饭的菜肴。

    吃酱豆最多的还是中学时期,学校离家约七八里路,在寝室住宿。每到周日下午返校时,奶奶都会用干净的罐头瓶为我满满的装上一瓶酱豆,让我带到学校。有时还别出心裁的在里面放上一点花生米,为单调的生活增添几许美味。至今我还清晰记得,关系不错的几个同学,总是将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咸菜、酱豆拿出一起分享,吃过饭后还不忘评论几句。教室内的窗台上,往往摆满了形形色色的酱豆瓶子,让那个灰色的中学时期亮丽许多。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各种时令蔬菜宛如王谢堂前燕,进入寻常百姓家。家家户户也很少有人再费劲功夫晾晒酱豆,酱豆这一本很平常的菜肴却成了稀有物品,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甚至淡出我们的视线。每每想起,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言的感觉,怀念起有酱豆相伴的日子。也许,想起酱豆的美好,更是充满着我们对往昔日子的回忆,对乡情和亲情的回忆。

责任编辑:许洋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