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潢川】深耕群众路线 抓好平安创建

发布时间:2014-09-16 09:43:15



    河南省潢川县人民法院院长 尹 伟

    基层人民法院与群众联系紧密,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人民法院只有抓住群众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我院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立足审判职能,结合综治维稳,抓好四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抓常、抓细、抓长,用群众路线引领综治维稳工作,开辟了做好新形势下综治维稳工作的新天地。

    统一思想,增强干警群众意识。多年来,法院队伍中部分干警漠视群众感情、群众利益,不认真受理群众的涉法涉诉案件,为社会和谐建设带来不和谐因素。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我们不怕被揭短亮丑,对内向全院干警;对外向案件当事人、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改进司法作风的意见,通过回收整理,我们共梳理出五大类四十多条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印发各部门,要求干警认真对照检查并写出书面自查报告,想想如何从我做起、革除积弊,为具体措施的落实提供了坚定的思想保证。

    建章立制,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制度是各项便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的必要保证。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将以往宽泛、抽象的作风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使干警明确从接待当事人到案件的审理、裁判、执行的规定动作和执行标准。院长以身作则,不搞“只我例外”,以实际行动带动全院干警遵照制度,执行规定。针对自查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和惩戒违规行为制度等一系列与司法作风紧密联系的规章制度,对迟到、早退,不着装上岗,工作时间串岗,庭审不规范,法庭无人值守等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通报一起,不留情面,督促整改。

    强基固本,杜绝隐患案件发生。案件质量是人民法院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是衡量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的标准,也是综治维稳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院不断强化和完善审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有效利用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案件评查等平台,提高案件审判的公开程度。通过庭审观摩、“法官讲堂”等方式加大对审判人员的实务培训,有效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以上科学审判管理模式,有效预防了案件质量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也解决了涉诉信访的后顾之忧。

    回应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我们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和“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六难”问题,要求审判人员认真听当事人把话讲完;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乡村街道,为涉诉群众提供诉讼便利;完善便民诉讼中心建设,方便群众查询案件信息;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主动上门立案;为经济困难群众,减免诉讼费,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效的诉讼服务。

    同时严格执行院领导包案制度,对信访当事人做到耐心倾听,真诚对待;对信访事项做到认真解决,件件有回音;对诉求反映强烈、多次信访上访的复杂案件,院长亲自包案;对困难信访当事人,积极争取上级法院和县委、县政府支持。通过上述一系列平等的沟通,实在的效果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信任,促使他们息诉罢访。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