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到宁波工作两个月,第一个假期,我选择回家。当然不少同事在回家问题上颇为纠结,我能下定决心回家,是因为老妈。在假期的前一天,老妈发来短信,用很是哀怨的语气说:“乾,回家多呆几天,陪陪你爸,人生短暂啊,我们都快六十岁了”。当时我正兀自忙乱在各种庭前文书中。看完短信,头脑一阵发懵,喉咙也开始哽咽。幸好是短信,我能忍住眼泪尽量用最平静的语气回短信让老妈放心,保证自己有事没事都在家里呆着。
“父母在,不远游”。不知何时起,老爸总找机会向我念叨这句话,我立马生硬地反驳是因为我害怕这句话的分量。老妈的短信名义上是对我说,其实何尝不也是在表达对老伴的真挚情感呢?又想起那年秋天,爸妈一起坐在麦田,金黄的麦浪在他们身后绵延成地老天荒的情景。也是到了宁波以后,我开始羡慕蜗牛,因为它不论到哪里去,他总能带着他的房子,他的家。
最近在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主人公继之丢官后的感慨於我心有戚戚焉:学优得仕,纵然中途抽身而退亦不为可惜,有此经历已然足够。
是啊,钱多少是足,官多高才够?倘在退步后能以自由之身寄情山水放诸怀抱,奉养萱室得享天伦,何必独在异乡苦苦寻觅?友人支持我的看法,她说,“大多数时候,重构的未必有坚守的好,陌生的未必抵的上熟悉的”。前进、退步、向外、向内、重构、坚守……,其实只是个人的选择。既然是选择,就无所谓对错,只要能在午夜梦回时,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