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法官叔叔,你给我介绍啤酒厂的工作一个月能挣2400多元,我一定好好工作,记着你教育我的话!”6月16日,博爱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法庭庭长蔡唯林在走访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缓刑的19岁青年李某时,他非常谦虚的说出了心里话,这也是该法院在延伸帮教失足青少年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镜头。
博爱法院在对青少年犯罪审判工作中,一直把延伸帮教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给予高度重视,并从家庭、生活、环境等进行帮教,使他们快速走出心理的阴影,以一个健康的身心更快、更好地回归和融入社会。在日常审判工作中,该法院将适度心理干预引入帮教范围,特别对那些父母离异、没有依靠,可能带来心理障碍的失足青少年,该法院主动邀请共青团、妇联、教师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平抑其紧张情绪和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养成健康心理,摆脱心理阴影,重新找回生活自信。在此同时,在判决书后附送爱心寄语,从人性化角度对他们犯罪原因进行剖析,对其提出希望,引导他们认清人生正确方向,走上一条改过自新的道路。在帮教实践中,该法院尽力推行“结对帮教”制度;失足少年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有许多客观因素,但和家庭条件,生长环境等有直接关系,为此,法官为及时掌握失足青少年的家庭境况,实行“一帮一”方式结对帮教,帮教法官每季度回访帮教对象不少于一次,及时了解和掌握帮教对象思想动态、生活现状,有的放矢开展帮教服务,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该法院为及时掌握回归社会后失足青少年真实状况,同其监护人保持经常电话联系,告知其父母再忙也要关心孩子,并同孩子沟通了解其生活及心理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同法官进行交流,一起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博爱法院极力为那些在生活中有困难的失足青少年提供帮助,为他们排忧解难,特别对一些家庭困难,希望挣钱的孩子,法官给他们联系一些私营企业让他们踏踏实实去工作,早日走上勤劳致富道路。目前,该法院主动邀请共青团、妇联、教师22人次对青少年罪犯进行心理辅导,与12名失足青少年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教,走访帮教人员32人次。已帮助6名帮教对象进入企业工作,帮助3名帮教对象重新进入学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