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呕心沥血显司法为民 潜心笔耕为法袍增辉

  发布时间:2014-06-03 14:57:47


    在商丘两级法院,提到睢县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梁锦学,很自然就会联想到他在法院政务网和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诸多新闻稿件和有关法律方面的调研文章。他流畅的文笔、敏锐的才思、对法律和案件独到的见解,使他的作品屡见于各类媒体。他俨然成为了两级法院的高产“作家”。

    1969年9月出生的梁锦学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在睢县高级中学教书。酷爱法律的他通过自学法律知识于1995年通过全省法、检系统统一考试进入睢县人民法院工作。从一个基层法庭的法官到今天的县法院研究室主任,他始终如一地忠实履行职责,默默无闻奉献,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995年3月,梁锦学完成了从一名人民教师到一名人民法官的转变。他被任命为睢县法院尚屯法庭的一名人民法官,在这个位置上他一干就是六年。他说:“做一名人民法官是我的心愿,司法为民是我的本分”。什么是司法为民?在他眼里就是跑再远的路也要设法查明事实真相;说再多的话也要让当事人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受再多的委屈也要依照法律规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他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6年里,他先是骑自行车,后是骑一辆老“幸福”,走遍了辖区5个乡镇的村村寨寨,参与审理案件近千起,无一信访、无一发回、无一错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2001年,梁锦学同志因长年在基层法庭的奔波劳累身体情况不太好,睢县法院调整他到县法院负责纪检监察工作。他很快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当年,他所在的科室就被睢县纪检委树为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纪检监察工作学习样板。2004年至2006年,他作为当时商丘市法院系统唯一的“双室”主任——监察室主任和研究室主任,在完成纪检监察、接待信访群众、代表委员联络等工作的同时,每年撰写的新闻稿件和调研材料被市级以上载体采用近300篇。2006年以来,他主要负责研究室工作,每年都有600篇以上的作品被市级以上载体采用,依然成为了商丘市两级法院热门的高产“作家”。他所负责的宣传、调研、信息、案例和裁判文书编报、网络宣传、专项活动等工作连年被上级法院评为先进。

    梁锦学负责的研究室,承担着文秘、宣传、调研、信息、案例和裁判文书编报、法院手机报编报、文书上网、庭审直播、网络宣传、舆情应对、司法改革、提请审委会案件预先审查、专项活动等多项职责,“八小时内”是大量的服务性、事务性工作,“八小时外”是许多人感觉枯燥乏味的材料工作。法院每个会议或活动前,他总是加班加点地准备会议或活动所需的经验交流等文字材料,会议或活动过程中他需要做好摄影、摄像、记录等工作,会议或活动结束后他又是披星戴月撰写信息、宣传材料,及时上报。此时别人的下班时间就是他一天中又重新上班的开始。

    2013年,他协助党组起草制定了30多项制度规范,组织审委会会务22次,研究疑难案件43件,上报工作信息117期,编辑调研、案例78篇,撰写宣传稿件480多篇。较为系统的制度、深入的调查研究及信息宣传服务,为睢县法院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3年,睢县法院宣传、调研、信息、案例和裁判文书编报、网络宣传等多项工作再被授予全省法院先进集体荣誉,2013年5月,睢县法院被商丘市委纪检委、宣传部、组织部联合授予“全市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点”。

    “向时间要质量、向时间要效益”,是梁锦学对自己的一贯要求。为争创一流业绩,他的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一样,被他挤个不停。他一般都是工作日早上7点到办公室,8点之前撰写1篇小宣传,“8小时”内抓紧起草单项或综合性工作报告,办理服务领导决策、指导业务部门编撰案例以及服务会议活动等事务性工作,下午下班后抓紧时间编写信息,双休日、节假日挤出时间写调研、专题宣传等综合性材料。2013年他编写的110多篇工作信息和30多篇调研、案例,基本都是晚上加班完成的,每篇编撰占用时间按正常的3个小时计算,加在一起就是420个小时,也就是52个工作日。再加上周六、周日他一般均加班,按每个双休日和节假日加班8小时来说,2013年,他又多挤出了至少48个工作日。这样,他就比正常情况下多工作了100个工作日。他的一年12个月就变成了15个月还要多。这就意味着仅2013年他就要比其他人多工作3个多月。梁锦学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常说:“工作时间延长了,做的工作多了,人的生命不也延长了吗?”

    大量的材料工作,需要日复一日、成年累月的伏案工作,梁锦学每天一坐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这使他患上尿道狭窄疾病,本不能久坐,但为了完成工作又顾不上这些。病情的反复,使得他不得不经常到医院做尿道扩张手术。也因为久坐,他腰椎常常疼痛,有时晚上休息都难以入眠。还是因为长期伏案写作,他的视力严重下降,我们都看到他编撰的材料越堆越高,可又有谁知道他的眼镜片儿也是越换越厚呢?

    梁锦学坚持在创新中工作。2013年,他承担国家和省级重点调研课题2项,1篇调研成果被最高法院评为三等奖,1篇调研成果被河南省高院评为二等奖。他所撰写的《【睢县】 廉政文化“时尚”起来》等39篇调研材料先后被省级以上载体采用。在院领导支持下,他创办了《法院手机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报告法院工作,深受县四大家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他还坚持推行互联网服务公开,2013年,共发布睢县法院官方微博4212条,实现上网文书721件,对104起案件的庭审活动实行了网络同步直播。目前打开睢县法院政务网,点击裁判文书栏和庭审直播栏,即可看到睢县法院办理案件的裁判文书和庭审过程,不出家门就可了解到法院审判的真实情况,感受法院庭审的公正和法律文书的权威,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梁锦学患上了变异性免疫力低下疾病,因需服用大量的激素等药物治疗,梁锦学全身骨骼疏松,并患上了疝气病,主治医生强烈建议其在家静养休息、避免受凉、避免劳累。但工作惯了的他始终难以停下手头的工作。他说:“工作就是我的命,单位就是我的家,要不让我工作,除非我的命没了。”为此,他不顾家人反对和亲友劝阻,除了定期到医院做检查、治疗等不得不占用的时间外,始终忙碌于繁琐的工作中。

责任编辑:曹红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