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读书记

  发布时间:2014-05-20 17:09:24


    小时候的暑假大多是在读书中度过的。在家中客厅的凉床上,或者搬个小板凳在门前大树的荫凉下,下雨的话就坐在屋外的小过道看书,穿堂风很凉爽。炎热夏天的雨后,空气中带着一股青草味,还有甜甜的西瓜味。

    能看的书大多是小人书、童话还有科幻故事,记忆比较深刻的是一套带有中东风格插图的《一千零一夜》,还有一本不知道从哪里弄的立体书《罗宾逊漂流记》,在那时看来每页的内容生动地凸现纸上是非常新奇的。

    后来长大一些,开始对书房里满满一书柜的大人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了很多金庸和古龙的武侠,以及梁羽生,黄易,卧龙生的八九套左右。还有一本山海经,大开本印刷,内容很多,读起这些书来很高兴,跟读以前的儿童读物完全不同。

    上初中之后,考试频率越来越高,有一段时间看《金田一探案集》看的不可自拔。在期末考试那几天中也一直看,第二天还有最后一门考试,晚上还得至少看一则金田一,已经成了习惯。

    金田一耕助的故事的作者一定是位天才,当时不懂怎么样总结那种观后看,就觉得恐怖得让人哆嗦但还是想看。后来学了一门课,叫做逻辑,才明白这本思维缜密推理严密的侦探推理故事,正体现着逻辑的高境界。

    逻辑是个很复杂的东西。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人,无论表达什么总是很流畅和迅捷。上大学时候有节选修课,老师告诉我们说,密码学是设法阻碍社会进步的学科,编程则是为达到进步的目的披荆斩棘的学问。于是大家开始对学习C+课程不亦乐乎,好多同学都兴致盎然地去报考了计算机三级。

    前几年博客流行的时候,我关注了好多作家的博文,后来发现诗歌体对于表达日常思想很有帮助,让人有种能够提笔就写的勇气,那时候对着现代诗歌就是一下午,看得泪流满面。“来自远方,来自黄昏和清晨,来自十二重高天的好风轻扬,飘来生命气息的吹拂,吹在我身上。”这是英国诗人霍斯曼写的诗,选自《什罗浦郡的浪荡儿》。译林出版社的好多译文,以及后来跟凤凰出版社合出的外国小说和选集等,翻译地真好。

    前几个月准备考试压力太大,根据同学的推荐买了彼得梅尔的《山居岁月》,每次感到焦虑的时候拿出来看看,真有静谧心灵之用,《月亮和六便士》和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也是很好的睡前读物。

    有时候读书仿佛是在推开一道厚重的门,这个过程很孤独也有些费力,但是后来总能达到一种希冀的理想状态,也是在告诉自己,充实的生活让人振奋。这些书籍的作者和读者,隔着时空认真地对话着,给予彼此积极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