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农村已去世多年的母亲,虽大字不识一个,但确做得一手拿手好菜。离开家乡到喧哗的闹市生活吃多了大鱼大肉之后,便时常想起儿时母亲下厨给我们兄妹几个做的家常菜,那种特有的农家味道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清楚的记得,每到冬季,母亲亲手在缸里腌制的大白菜、萝卜、辣椒,春夏腌制的蒜苔、蒜瓣儿、黄瓜、青豆角儿等,吃起来清脆可口,回味无穷,那是最好的下饭菜。每当家中来了客人,母亲烧制的韭菜炒鸡蛋、麻辣豆腐、酸菜粉条儿、腊肉扁干豆角、金黄色的南瓜块儿一盘,盘盘端到桌上真叫诱人。但有客人在,我们兄妹就不能到桌前,这是农村规矩。但等到客人吃罢走后,我们兄妹几个才能争先恐后风卷残云般把盘子添了个净光,那真叫“光盘族”啊。
当年家中的确太穷,就是来客餐桌上也没有什么大鱼大肉,除非是贵客,妈妈才舍得少用一些腊肉招待贵客,而我们平时根本就见不到油腥味儿。那时母亲做的菜大都是从自留地种的青菜儿,经过母亲的巧手制作,每当客人到来,就能做出一桌子丰盛的酒席菜,让客人吃的满是高兴。我们一日三餐有母亲调制的小菜儿也是顿顿吃的有滋有味很是开心。
随着岁月流逝,时代的变迁,但母亲的味道被我们牢牢的封存在记忆中,它们贴着我们的胃,暖着我们的心,一人个个把我们抚养成人,母亲为我们做的菜虽比不上大馆子的菜那样好看,然而,这并不妨碍大多数中国人对母亲菜的眷恋。只有母亲做的家常菜的味道,才是经典的味道,才是健康的味道,才是百吃不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