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为实现法治中国梦而坚持思考、探索和尝试是每一位有法治信仰的法律人应有的担当。淇滨区人民法院从三个方面做起,力求提升新时期法院文化建设,以先进法院文化承载法治中国梦。
一是挖掘优秀典型,树立品牌形象。该院不断提升自我建设,近年来在省高院对全省163个基层法院进行的人民满意度调查和绩效考核工作中均拔过头筹。该院的良好形象不但在全院法官心中也在群众心中树立起“优质品牌”效应。这一品牌效应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全院法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将“100减1等于0”的警醒牢记心中。
二是提高法官素质,培育法院精神。法官人文素养的提升是法院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充实法官的知识储备、完善法官的人格、提高法官的职业尊荣感、责任感是新时期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院内设立“清风茶社”、在法庭建设的小图书室,不但给法官储备知识提供了“加油站”,也为法官之间交流、沟通、分享工作心得提供了好的环境;每月两次的“法官大讲堂”,鼓励法官从自身挖掘亮点,以求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三是坚定群众路线,提升司法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院每位法官都通过学习、实践来切实解决“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院领导带头,聚焦“四风”在司法领域的具体表现,狠抓整改落实。院班子成员和全院法官约法三章,明确了“八个不准”:即上班时间不准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准到歌厅等娱乐场所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不准违规向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收取任何费用;不准与当事人“三同”办案;不准干预职务外案件;不准因自身原因产生发回改判案件及信访案件;不准出现推诿扯皮、松懈拖拉、矛盾上交等不良行为。并在全院开展“让当事人把话说完”、“接受当事人吃请娱乐等不当利益专项治理”和“开展整肃工作纪律专项活动”三项具体活动,以此为切入点,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如今,“公平审理每一起案件,服务好每一位当事人,在每一篇裁判文书中体现公平正义”,已经成为该院所有法官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