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台前县法院强化四种意识推进“法官村长”制度效果好

  发布时间:2014-05-07 16:50:19


    2014年以来,台前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活动载体,以“法官村长”制度为抓手,真诚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司法需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强化“凝聚”意识。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包括院长高贯玺在内的38名法官进驻全县6镇3乡372个行政村,全面铺展“法官村长”工作。充分发挥法官的能动作用,实行一个法官联系9个村,克服了村庄多、法官少的现实难题,做到了村村都有法官村长。他们深入基层,开展调解工作,尽最大努力让矛盾的“火苗”熄灭在萌芽状态。

    强化“服务”意识。法官村长深入联系村庄,做好“全天候”、“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工作。为群众发放包括法官姓名、驻村范围、便民电话、工作职责等详细内容的便民联系卡。群众一旦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只要拨通法官村长电话,就会及时得到答复解决。对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法官村长会尽快登门立案、就地审理,让当事人少跑路,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诉累。

    强化“阵地”意识。通过整合资源,搭建了成果研究与转化的“直通车”。在“三留守”和“农民工”维权活动中,法官村长以村委大院为阵地,精心选择与农村生活相关的案例汇编案例故事集,印制成册,送到村民手中;录制视频集,定期为村民播放;开展“我为大家上堂课”活动,寓教于乐,提升乡村法制建设水平。

    强化“创新”意识,法官村长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创新服务载体,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快捷的司法服务。通过与驻村党委班子沟通,定期举办“送法下乡”乡村法律咨询服务,开展为困难户送去一个药包、一份慰问、一项劳动的“三个一”工程,做好司法延伸服务。

    该项制度实施以来,驻村法官共发放便民卡300余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1起,提供法律咨询221人次,赠送书籍170余套,播放视频50余次,实现机关法官与人民群众沟通零距离,送达难、取证难、执行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