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漯河市请慎用隆重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表彰了全市129人劳动模范,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法院王兵法官作为法院系统的唯一代表荣登光荣榜。
王兵1995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到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法院工作至今。当法官18年,他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以热情、顽强的工作态度,公正、认真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被河南省人民法院授予“全省优秀法官”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作为一名执行法官,王兵在执行案件理念上时刻铭记“要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以心换心。”办案中,他深深体会到百姓的艰辛与不易,只要是群众需要,他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尽力做到。去年11月份的一天早上5点钟左右,一名案件申请人打电话说在被执行人家附近守候多日,终于发现被执行人回到家中。王兵当时正发着高烧,但接到电话他二话没说,立即叫上庭里其他法官,来到被执行人家中。在对被执行人进行说服解释工作中,同事发现王兵一直在发抖,关切的问他,他轻描淡写的说没事。一直不停的为双方讲明利害关系,分析案情。直到下午3点,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履行了义务。案件执结了,王兵却输了三天液。事后,被执行人知道后感动的说,王兵法官做工作,我服气。
王兵提出“四多温情执行法”。 有人说王兵业务能力很强,“硬案”“难案”,到他手就能执结,而王兵却说他只是多看了几页书,多说了几句话,多做了几件“分外”事,多想了会儿当事人的切身感受。申请人孙某申请执行郭某房屋搬迁一案。被执行人一直认为申请人恶意串通非法抢夺他的房产,声称如果法院让他搬就要住法院不走。王兵得知后立即同他沟通,连续十几天,一条条地讲法,一句句地说理,使他逐渐认识到败诉是他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来王兵又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官、律师、郭某所在居委会等参加听证会,在听证会上人大代表等的发言,让郭某彻底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提出他们一家七口,四人吃低保,生活困难,如果搬出就没有地方住。王兵想到了廉租房,于是王兵开始奔波于市、区房管局之间,经过三个多月的操劳,终于到了挑房的那一天。王兵带着郭某和他家人跑了四五个小区,中午连饭也没吃,最终相中了一套。就这样郭某找到了房子,搬出了原房屋。一件本认为需要大动干戈的案件,就这样悄无声息的顺利执结。他的“四多温情执行法”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公正和温暖,促使当事人自觉的遵守法律,心甘情愿的支持他的执行工作。
王兵提出“三心温情执行”,即“热心”对待每—位当事人,“耐心”倾听老百姓的倾诉,“诚心”解决每—个问题。2013年8月,王兵遇到一件兄妹二人因合伙经营超市而产生的欠款案件。判决书规定哥哥和嫂子夫妻二人要还妹妹人民币59920元。向哥哥送达执行通知书时,哥哥认为实际仅有40000元左右,判决不公,要和妹妹打官司到底。后通过交谈王兵了解到,他平时没少帮助妹妹,没有想到妹妹不讲兄妹情不但起诉他和妻子,还申请执行。他一点面子也没有。听到这些话,王兵心想这件案件不能简单的执行,打开双方心结,使兄妹和睦才是执行的最好的办法。事出有因,纠纷有根,只有抓住纠纷的根,才能有的放矢,妥善处理。于是王兵多次到两家了解情况,终于了解到,哥哥因为起诉的事多次到父母家说妹妹的不是,所以不愿让步。知道了原因,王兵对两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地做其工作,双方关系有所缓和。后王兵又找到他们的家人和律师做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双方同意调解。2013年11月的法院开放日活动中,王兵趁热打铁将兄妹两人通知到庭,当庭进行了执行和解工作,通过王兵入情入理的分析,推心置腹的交谈,和在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的劝说,兄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了协议。看见到了兄妹两人握手言和的情景,在场的所有人不禁鼓掌,并对王兵高超的执行艺术赞叹有加。
就是这位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的法官,用自己的热心、耐心、诚心执结了一批又一批的执行案件,兑现了司法承诺,赢得了当事人的称赞。这就是王兵,一名纯朴的基层执行法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来践行对群众的热爱,对法律的执著,对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