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人民法院通过调整和改进审判管理方式,从民事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民事案件审判质量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院领导高度重视,院党组将民事审判工作作为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定期召开民事业务庭干警座谈会,进行业务沟通和学习交流,院长和主管民事业务的副院长都亲自参加,督促和鼓励业务庭干警开拓创新,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精品案件,使审判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资深法官们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工作重心由行政管理转移到案件审判上来。他们亲自办理案件,开展庭审观摩活动,进行庭审质量评查,带动业务庭法官主动提高案件庭审质量,保证公正有效地庭审工作,在充分保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同时,使审判程序合法,审判流程清晰,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树立了法庭的威信、司法的权威。审判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能,对于疑难复杂案件及时进行讨论和指导,在法律适用方面对办案法官进行指导,杜绝错判、误判。
加强专业化民事法官和合议庭的培养,打破旧的业务庭间的行政组织界限,积极探索新型合议庭制度,培养专业化的法官和合议庭。发挥法官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兴趣,在一定时期内让部分法官和合议庭集中办理一类案件,如按照家庭纠纷案件、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案件进行分类。不断探索和总结此类案件的规律、调解技巧、办案技巧,能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准确裁判,从而使法官和合议庭成强化办理该类案件的业务能力,实现专业办案、调解能手和专业化合议庭的培养。
制定《民事案件审判标准手册》,由资深法官组织整理汇编,全体业务庭法官参与修订,一部集思广益,融合全院法官集体智慧的标准化审判手册形成。手册涵盖审判流程与技巧、司法礼仪、卷宗档案处理、优秀裁判文书撰写等实用技巧,印发办案干警人手一册,遵照实施,提高了审判工作的规范化。
规范裁判文书,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法院运用网络信息手段,强化文书上网工作,动员全院干警监督和校对裁判文书并制定奖惩措施,督促和改正办案法官耐心细致撰写和校对裁判文书,保证裁判文书科学严谨、准确无误。
强化审判质效、绩效管理,发挥审判管理办公室的职能,运用信息化审判管理系统,实现案件审理全程监控,从所有案件的立案、开庭预告、司法技术鉴定、延长审限等程序都在审判管理办公室监控之下,保证所有案件审理符合司法程序,杜绝了案件推拖、系统外流转。庭审过程、庭审笔录、裁判文书全部上传系统。纸质卷宗定期进行评查,实现了卷宗内容与审判信息系统内容一致。真正实现案件审判质量可监控、有提高。
镇平县人民法院通过上述举措,提升了管理能力,锻炼和提高了审判队伍业务能力,从而保证了案件审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