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法院提起他,总会有人说“每天第一个到单位的那个人”就是他。是的,每天早上7点钟,他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在院机关大门口。可大家没有看到的是,到单位以后,他已经到总队值班室、警亭、监控室等岗位检查了一遍,才来到大门口的。如今,临近退休的他依然“时钟般地奔走”、“陀螺似地旋转”,他说:“只想着能多干上几年,为法院信访接待工作多做点事。”
他就是省法院法警总队直属二支队政委、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侯学明。
1982年,侯学明从部队转业到省法院,先后在立案庭、法警总队从事信访接待和机关安保工作,现担任省法院法警总队直属二支队政委,主要负责机关的安全保卫和大门口集体访、过激访、结伙访等突发事件的处理,协调相关业务部门的信访接待工作。在平时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本着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工作原则,全心全意投入到涉诉信访接待和机关安保工作中。他艰苦朴素,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三十余年如一日,无论寒冬酷暑,雨雪风霜,每天都自觉坚持早上班查岗、查哨,晚下班做滞留来访人员的思想工作。始终坚持用“热心、耐心、细心、诚心、公心” 干工作,受到了领导、同事和来访群众的一致好评。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六次;2007年,被河南省委政法委评为“赴京非正常上访集中整治活动先进工作者” 和“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河南省高级法院在全省法院做出 “关于开展向侯学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2年3月,被最高法院评为“ 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讲求方法、真诚接待,将以人为本落在实处
在长期的信访接待中,侯学明深知,信访接待是人民法院联系“民心”的窗口和桥梁,接待法官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人民法院的形象,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律和法官的信任。但信访接待确实是件让人说起来摇头、做起来头痛的苦差事,要想让那些憋着一肚子委屈、不满和怨恨的上访者满意而去,实在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的来访者一进门,不问青红皂白,就大吼大叫,张口就是“你们法院如何不公”,闭口就是“你们不解决问题我就去北京上访”,甚至有的还出言不逊。不管碰到什么情况,侯学明同志都能够平心静气,从不简单地责怪,而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甘做上访人的“出气筒”,分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对属于法院管辖的,指导他们依法上诉申诉,对不属法院主管的,指导来访者到相关单位反映,不服法院裁判结果而又无道理上访的,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服息诉工作。
三十多年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真诚架起人民法院与来访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他每天都要与各种情况的上访人员打交道,有的是因对判决结果不服而上访,有的是为发泄心中不满来反映情况,稍不注意工作方法就很容易激化矛盾。面对有事相求的来访群众和生活困难需要扶助的弱势群体,他都真情相待,做到热心接待、耐心听诉、细心化解、诚心帮助、公心解决,把上访人当亲人,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开水做起,上班下班一样接待,忙时闲时一样周到,大事小事一样热心,生人熟人一样热情,以真诚赢得来访人员的信任和理解。
上访人楚某某,因公出差被汽车撞伤,在医院抢救输血时感染上“艾滋病”,到处上访,均无结果。楚某某到省法院上访时,拿着水果刀喊叫“如果法院不管,我就死在省法院……”情绪非常激动。侯学明见此情况,赶步上前微笑着对他说:“好兄弟,有啥事跟我到办公室好好说,咱可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呀……”。劝到办公室后,热情地给他让坐,倒茶,边耐心听诉,边细心审查上访材料,然后从他的家庭、工作到出事故的就医情况及法院不受理的原因和国家对“患有艾滋病”人员的扶助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解释。一个多小时后,楚某某感动得流下眼泪:“我也是机关干部,从出事故到现在还没有人像你这样跟我谈话的,他们怕传染上‘艾滋病’ 而不敢跟我多说话,更不敢接触我,只有你不嫌弃我,还把我让到办公室,给我倒水,你是一个好人,你的话我信。”经侯学明和当地法院、政府的同志一起做思想工作后,楚某某同意回家继续接受治疗。
■攻难克艰、艰苦奋斗,将忠于职守落在实处
机关大门口集体访、过激访、闹访、结伙访等突发事件频发,案件当事人及其家属往往都情绪激动,面对当事人的无理指责与谩骂,还要及时协调各业务庭室的信访接待,是异常艰辛的。但侯学明同志,面对当事人的误解,始终微笑对待,耐心化解。
人数众多、情绪激动的集体访处理起来更为棘手,如某农场职工为一土地纠纷案、某建筑公司职工为工程款纠纷案、民工讨要工资案等,都是组织上百人,打标语,喊口号,围堵法院大门阻碍车辆通行,给人民法院和案件承办人施加压力,招来很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对于这些案件和情绪激动的来访群众,侯学明同志都先提前介入,耐心疏导,积极组织执勤法警疏散围观群众,并及时报告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接待处理,直到现场所有人员离去。
被害人刘某因交通事故被撞身亡,肇事者无力赔偿。其家属为向法院施加压力,连夜将死者尸体停放在省法院门口,从八旬老人到学龄儿童全家十几口并排跪在地上边烧纸钱,边哭着喊“冤”,致使进出机关车辆无法通行。侯学明同志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后,赶忙带领执勤同志上前将来访群众搀扶起来,让到接待室,耐心询问情况。当得知来访群众还没有吃饭后,马上安排执勤法警去买早点,并亲自端茶倒水,稳定来访人的情绪。然后,耐心细致地向其讲解法律规定,做思想工作进行开导,同时立即向主管领导和相关业务庭负责人报告现场情况。通过几个小时的释法明理工作,死者家属最终同意回家等结果。然而,没过十分钟,几十人打着白色条幅,敲锣打鼓又将大门围个水泄不通。像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能碰到,侯学明同志始终都守望在机关大门口,用心接待各类案件的来访群众。有时个别上访人来访诉求未达到,滞留在院机关不肯离开,侯学明同志总能耐心陪同,不断做工作,有时忙碌到后半夜才能回家,但是第二天一早,他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机关大门口。
■身先士卒,保持热情、将爱岗敬业落到实处
法警总队直属二支队主要负责机关安全保卫,保障机关正常办公秩序,平均每天都要接待来访当事人180多名,处理七、八起上访事件。上访人经常情绪激动,对值勤干警指责、漫骂甚至厮打,都是家常便饭,这给直接面对上访人员的二支队干警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压力。
针对二支队干警少、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作为二支队政委,侯学明知道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他协同支队其他负责同志,经常沟通,一起研究安保措施,制定详细的教育训练计划,组织二支队全体干警每周一、周五晚上开展政治学习,每周二、周三、周四晚上开展业务训练,并经常与干警谈心、做思想工作,以多种方式加强干警素质、舒缓干警压力,在二支队全体人员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和创先争优的工作意识。干警们在工作中有委屈却无不满,有辛苦却无怨言,始终坚持文明执法、热心工作,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多年以来,侯学明亲自参与接待处理了大量的各类案件的群体访、过激(闹)访、突发事件。仅2011年一年就参与登记、协调、接待、处理各类案件的群体访、过激(闹)访、突发事件34318人,疏散围观群众3万余人次;闹访事件920起,闹访人数5161人,其中个访735起,1364人。集体访185起,3797人。平均每天登记来访人员141人,处置闹访事件3.8起,闹访人员21人。他没有因为工作的枯燥而懈怠,日复一日的信访接待工作,并没有消耗掉侯学明的工作热情,就连新房装修时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全靠他病退在家的爱人跑前忙后。爱人劝他说“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该好好休息一下,也可以为家里做点事”,他却经常和法警总队的同志加班加点,同甘苦共担当,从不计个人得失。对每一起突发事件都及时认真地处理,对每一个来访人员都热情接待、耐心劝解,切实保障了机关安全和办公秩序良好。
在一桩桩,一件件上访事件的处理中,侯学明同志带领法警总队直属二支队干警用辛苦的劳动和汗水,换来了当事人的信任和称赞、维护了省法院正常的办公秩序,为省法院机关的安全保卫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