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姑苏梦里

  发布时间:2014-02-25 10:31:23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甲天下”,在期待中我走进这座沉淀了2500多年的古城。徜徉在姑苏城的窄窄古巷,你宛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向每一个来者讲述着你那永远也说不完的故事。姑苏,在梦里我一次次虔诚的捧起你,用一颗真诚的心来读你。

    枫桥,醉我一千年

    说起姑苏,不能不提及枫桥,不能不说起寒山寺,枫桥与寒山寺也就成了姑苏的代名词。

    穿过铁岭关那光滑的石板道,我仿佛梦回千年,耳畔犹闻吴越争霸、群雄逐鹿时英雄那悲壮的呐喊、撕心裂肺的号角,眼前也浮现出那漫天飞舞的旌旗。姑苏,你就是一坛醇醇的女儿红,未曾启封就已醉倒天南海北的游客。你身上的每一条小巷、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复述着一段永远都难以忘却的历史。

    站在错落有致的枫桥上,那点点醉人的渔火将我带回到一千年前的那个孤寂的夜晚。江洲桥和封桥,就是一对相互偎依的姐妹,在深情凝眸厮守在这日夜奔流不息的苏州河上。

    张继,一个屡举不中的落魄书生,所乘扁舟夜泊在这万家灯火的漕运码头。独在异乡为异客,寂寞长夜漫漫映照这伤心归乡路,三杯女儿红下肚,酒入愁肠顿作相思泪。就连天上那轮明月也不忍相睹,悄悄用青衣水袖遮住那光洁容颜,留给人间一片撩人夜色。

    耳畔,远处寒山寺那雄浑的钟声悠悠传来,宛若天籁之音。在这初冬的寒夜,满天的霜花顿时洗尽大千世界的喧嚣铅华,几只晚巢的乌鸦从耳边掠过,一声啼叫惊醒这个寂寞的夜晚。诗人的灵感仿佛就在刹那间得到激活,站在窄窄的乌篷船头,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脱口而出。一首诗,因枫桥在诗坛创造奇迹;枫桥、寒山寺也因一首诗而名扬千古。抚摸诗人光滑的金指,作为一个来者,我仿佛也沾染几许灵气,膜拜在你的脚下。

    枫桥,醉我一千年,同里,梦中的水乡。

    在江南水乡众多古镇中,或许同里并不算太出名。当你一步步走进她的心扉时,就像拥吻一位清纯脱俗的少女,她充盈着清新,她简单着快乐,让你怎么都难以释怀。留给你的感觉只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走在同里那窄窄的小巷中,撑上一把油纸伞,天空洒满如烟似雾的细雨。几株绿意盎然的丁香悄悄伸出窗外,顽皮的凝视着这脚下的青石板,任那“吧嗒!吧嗒!”的雨滴声打碎着无声的寂寞。那水做的江南女子,一定在绣楼之上等候心上人的到来。

    同里的水真多,说她是“东方威尼斯”一点也不过分。你看,无论穿越哪条小巷,不经意间眼前就会闪现出一条窄窄的小河、古朴的石板桥、曲折雅致的小小院落,让你柳暗花明,惊艳不已。同里的水是那么的轻盈,不知道她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她最终又流向何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看那缓缓的流水中,一群群调皮的小鱼儿,伸出头来尽情呼吸着岸上清新的空气。蓦然回首,又悄然滑动水面,消失的无影无踪。

    无论是朝霞初起,也还是夕阳西下,同里的水就是这样映射着泛出粼粼碧波的水面,散发出几许迷人的光芒,宛若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江南水乡图。玉兔东升,如水光滑倾洒在这悠悠小镇,漫步水边,但闻“哗哗哗”的流水之声。不时还能碰到几对耳鬓厮磨的青年男女,偎依在小桥旁边说不完的情话。这一刻的她们哦!将最纯真的情感留在这曼妙无比的夜色,留在这无欲无求的水乡,让你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这水的静寂、境的静寂、心得静寂。

    水是同里的魂,水也是同里人的天堂,可以说是水承载了一代又一大的同里人。而质朴而宁静的同里人又赋予这水太多的温柔,使得这江南的水乡充盈着诗情画意。

    太湖,夕阳下我虔诚读你。太湖美,美在太湖水。

    未曾目睹你的娇靥,就已被那一个个神奇的故事醉倒千年。太湖,在夕阳西下时、在醉人的湖光山色中,我虔诚读你。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驾乘一叶扁舟,我翻开历史的画卷。由吴越争霸的故事,到金戈铁马的酣战;由卧薪尝胆的勾践,到运筹帷幄的范蠡;由刚愎自用的夫差,再到沉鱼落雁的西施,我一个接着一个用心读你。一个故事固然可以让人铭记一段历史,可是一泓湖水却包容着人间那无尽的怨恨与荣辱纷争。姑苏城外的太湖,范蠡与西施宛若一对神仙眷侣,手挽手漫步太湖之上,让世人对爱情充满了向往。

    烟渚中舟帆驶来,那是张士诚翩然而至,衣袂飘飘,凌波微步,义旗高举。风高浪急时,范仲淹镇定自若,高吟“无风还练静”。万顷碧波中,千家橘熟时,苏东坡踏歌而来,平看月上早,远览鸟飞迟。好一个范成大,二八板中吟诗惊飞了白鹭,折断了黄芦,吟咏一曲满江红。  

    临湖而立,但见湖水隐约,青山数峰,落日熔金,郁郁遥遥,如同墨染。长风浩荡处,几只渔舟隐没于万顷碧波之中,眼前依稀浮现出西施浣纱河畔的清幽和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情。

    太湖的山,太湖的水,太湖的野鸭和红菱,太湖的鱼虾和芦苇。太湖,你用一颗博大的心,孕育着吴越儿女。夕阳即将投入太湖的怀抱,柳荫下已经解开了风帆的归舟,高树上栖息着归巢的鸟,晚归的水牛背上早已没了放歌的牧童,悠悠的柳笛声早已散落在一川枫叶、两岸芦苇荡里。

    太湖,在夕照下静静的躺着;夕阳,在太湖上慢慢回家。就是这深深的畅想,我在夕阳下默读着这幽幽的太湖。

    我真的醉了,醉卧在风花雪月、肝肠寸断的太湖水中。

    园林,惊起一场春梦。

    是那错落有致的亭台楼榭,是那清澈见底的小溪河流,是那精致无比的假山石刻,是那热情好客的姑苏人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甲天下,是园林让我对姑苏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记得曾有人说过,到过苏州不看园林为人生一大憾事。

    在中国,园林可谓比比皆是,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更要具有画意。无论是窗外青瓦一角,还是幽竹一丛,都极富有诗意。你看拙政园的枫杨,还有网师园的古柏,你看留园的太湖石,还有沧浪亭的假山,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园之胜。

    提及古人,不管是造那一个园子,在选地后,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表达出预想的境界。北京的圆明园,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招西山入园,终成“万园之园”。无锡寄畅园为山麓园,纳园外山景于预园内。留园以太湖石为中心,简直就是一个石的世界。你看那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比交映成趣、交响成曲。

    在曲折的走廊里,我耳畔听到幽幽古筝声。抬头张望,但见小亭内一个古仕女装的女子在专注的弹奏《渔舟唱晚》。曲调平缓如丝丝流水,又如疾风暴雨、千军万马。每曲弹罢,游人都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苏州,无论你走到哪处园林,都能找到山水花鸟的情趣,唐诗宋词的意境。这里的园林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无论经过多年沧桑变迁,她都保持着原有的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风格。无论站在哪个点上,苏州的园林总在游客眼前呈现一幅完美的图画。园林中,处处可见太湖石。你看她优美端庄,玲珑剔透,刚中带柔,柔中见刚,动中有静、静中见动,站在一峰峰太湖石前,你耳畔仿佛听到远古岁月苍凉的歌谣,听到太湖水风浪拍击的涛声。

    苏州园林,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时时浓墨着温情。来这里,仿佛走进人间天堂。看一眼就让人倾心,让人销魂;读一遍,既觉亲切又觉遥远,仿佛一位绝代风华的女子从远处走来,今生化作一处庭园,对着今人欲说还休。

责任编辑:焦恒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