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老家“二月二”

  发布时间:2014-02-24 11:29:10


    送去元宵节的烟花,老家的节日“二月二”又踏着春风赶来了!

    一想起二月二,我仿佛又闻到了老家那煎、炸的油香味,耳边响起“大囤尖小囤流,一年吃喝不发愁”的顺口溜。小时候,一到二月二这天早上,父母就早早起床。父亲忙着从地锅里掏草木灰,然后装一脸盆在院子里画圈,大圈套小圈,小圈连大圈。按传统说法,这是画装粮食的囤,大圈寓意是大囤,小圈寓意是小囤,大意是希望有个好收成,粮食打下来装满大囤和小囤。邻居和尚大伯在村里是画圈最积极最圆的人,画完圈了他还找来两片破瓦片,一边拍着,一边念叨着“大囤尖小囤流,一年吃喝不发愁”,而且一念就是好几遍。一听到和尚大伯念叨,和尚大娘总是有些不耐烦:“你看你那鳖孙成色,怪会溜巧,不撅屁股干活,照样饿死你!”和尚大娘声音不大,却很管用。和尚大伯扔下瓦片,不带吱声就钻到厨屋干活了。

    父亲用草木灰画完圈后,又放了一挂鞭炮。母亲也准备好了要炸的柿饼糕和摊煎饼的面,有时还炸点粘糕。一切就绪,父亲开始生火烧开锅里的油。油烧热的时候,母亲便开始忙活了。这个时候村里到处弥漫着油香味,不用到处看,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饭,生活条件好的还炸些菜角什么的。我对炸的东西不感兴趣,就喜欢母亲摊的煎饼,那煎饼透着油,略带焦黄,咬一口在嘴里又软和还筋道。也许对一种节日的回忆吧,我总感到二月二的煎饼最好吃。以至于后来,一想起二月二,我就想起母亲摊的煎饼。有时给母亲说起这种感受,母亲总笑呵呵地说,你又馋了吧!

    时光如梭。二月二一年一地过,村里却在一年年发生着变化。当村里人用上煤气灶、电饭锅做饭时,地锅已彻底淡出乡村生活。大家都找不到草木灰了,就干脆在地上找个小棍什么的,随随便便画个圈,还有的就不在画了。当年和尚大伯的顺口溜得到了应验,而他却早早地去世了。和尚大娘一提起就叹着气说:“俺那不争气的老头子,就是个没福的货!”如今,不仅再也没人溜顺口溜了,大多数人也不用忙着煎、炸了。村子里的油香味也淡了许多,节日平淡的一如老家那缓缓流淌的黄河水。

    其实,传统节日是农村的一个特色,一旦失去了这些原本的东西,农村的习俗还真失去了一种味道。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