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河南】 保障民生维护民权深得民心

发布时间:2014-02-10 09:15:56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1月18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在审议法院工作报告时,人大代表纷纷对法院忠实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高度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维护民权的做法高度称赞,并对做好今后法院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

    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省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所长孙建中认为,全省法院对危害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在办理案件中,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和程序关,准确适用法律,规范案件量刑,并加大财产刑的处罚力度,严格缓免刑的适用,不断强化效率意识,有力打击和震慑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他建议,今后,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要坚持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重点从根源上下功夫。

    省人大代表、漯河市召陵区区长刘耀军建议,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要坚决用重典,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2013年,河南法院严厉打击“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等危害群众餐桌安全犯罪,对261人判处刑罚。严厉打击制售假药犯罪,判处犯罪分子123人。

    持续为农民工维权讨薪

    省人大代表、扶沟县崔桥镇村民李高峰说,自己也是个农民工,深知讨薪的艰辛,而全省法院在每年岁末年初都开展为农民工讨薪活动,这对农民工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得民心,顺民意,使农民工在寒冷的冬天感觉到春天般的温暖。他建议法院主动走出去,与农民工组织的讨薪法律援助中心结合起来,发挥更大作用。

    省人大代表、洛阳市涧西区工农乡南村党委书记刘子军建议,要继续加大对欠薪行为打击力度,一方面采取曝光、加入失信人黑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措施,让欠薪者寸步难行;另一方面,对构成犯罪的,要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据悉,2013年,河南法院连续五年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全年共为19804人追回劳动报酬4.32亿元。

    加大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

    省人大代表、共青团漯河市委书记罗静认为,现在,我国在青少年教育方面面临的问题很多,河南高院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他建议,省高院要继续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省人大代表、郸城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刘成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建议创新举措,继续加大推行全省法院的“一校一法官”制度。

    妥善化解涉诉信访难题

    省人大代表、许昌市律师协会会长、河南名人律师事务所主任董振杰认为,河南法院在解决涉法涉诉问题中,坚持以人为本,并且采取了各种措施,方便群众诉讼,改变信访的被动局面。他建议,加大法制宣传,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

    省人大代表、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婷分析了当前涉法涉诉现状,他建议要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的打击力度,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省人大代表、宁陵县初级中学校长房霞建议,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制水平,让群众信法不信访才是最终解决信访问题的治本之策。

    为化解信访难题,2013年,河南法院畅通信访渠道,对来访群众做到“一句暖言、一杯开水、一个承诺”,共接待信访群众22400余人(次),处理涉诉信访案件15000余件。开展“法官大回访”活动,坚持带案下访、巡回接访、判后回访,化解难案老案874件。加强源头治理,诉前调解、诉讼调解结案18万余件,确保案结事了。经过努力,河南省涉诉进京上访总量下降31.32%。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4-2-8 6版 □ 本报记者 冀天福 本报通讯员 邢会峰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