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开封】暖暖的短信

发布时间:2014-01-28 12:50:31



    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 刘学东

    春节的脚步已越来越近。从2006年至今,每当春节来临,我都会收到一位耄耋老人的祝福短信。提起这些短信,8年前除夕调解的情形又浮现在我眼前。

    那一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我的心却无法轻松下来,因为案子当中被害人家属的冷暖一直牵扯着我的心。案件经过多次调解,眼看今天就要有了结果,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盼望老人拿到赔偿款全家过上个好年。

    9时整,虚掩的办公室门被推开,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蹒跚进来。我赶紧让他们坐下,每人送上一杯热茶。大妈还没坐稳,眼泪就模糊了双眼,大爷拿毛巾帮她擦泪,表情也掩饰不住的痛苦。

    说起这件刑附民案子,老人的独子因与几个年轻人口角,遭到这几人殴打致死。突如其来的变故令这个家庭陷入剧痛和经济上的困境。老两口坚持“杀人偿命,得判那几名被告人死刑。”但是,案件不符合判处死刑的条件,要做到案结事了,调解便成了工作重头戏。

    五个被告人家境出奇的困难,第一个被告人家是特困户,第二个被告人父亲去世、母亲务农养家度日,第三个被告人父母双双下岗,第四个被告人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从小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长大,第五个被告人父亲去世、靠低保维持家用。调解开始时,有的被告人家属躲起来不见,有的被告人家属态度强硬、不愿赔钱,听之任之。不见面的,我就留下信件;见面的,我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我把这件事跟全庭同志讲,大家自发捐款,购置年货为老人送去温暖。在跟领导汇报后,也为老人申请了司法救助基金。

    沟通是有温度的,17次调解、9次会见渐渐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第一个被告人的妻子四处筹钱1000元,第二个被告人的母亲把家里养的猪和粮食全卖了筹集3000元,第三个被告人父母下岗多年,想尽办法借钱4000元,第四名被告人的爷爷奶奶实在拿不出钱,就亲自到老两口家道歉,第五个被告人母亲守寡多年、长期靠低保维持生活,也四处借钱4000元。被告人的真诚悔过、被告人家属的诚恳之举,渐渐打开了老人的心结,他终于同意调解。

    灯火阑珊之际,双方终于签好了调解协议,老人接过赔偿款的一刹那,我分明看见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泪花,也读懂了那份对法官的信任与感激。

    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一个短信过来,打开一看,是老人发来的祝福短信,我内心涌动出一种特别的幸福与满足。以后几年的短信往来,渐渐成就了我跟老人的忘年交。他发的短信读来押韵好听、有板有眼,越来越有趣,老人一步步从丧子阴影里走出,我真心为他高兴。

    暖暖的短信像红丝带一样连着法官与当事人的心,也让我更加珍惜并时刻勉励自己:永远做善良的人,做善良的法官,用沟通和理解点亮别人心中的那盏灯,让人世间充满和谐与温暖。

    (整理:高新峰)  

责任编辑:张凯甲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4-1-28 4版     


 

 

关闭窗口